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春的意思、九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春的解釋

(1).指春天。《文選·阮籍<詠懷詩>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張銑 注:“春,陽也;陽數九,故雲九春。”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時,萬頃競發,如鸞鳳翼。”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瑤池疏潤,演麗於九春;析木分輝,流光於千裡。”

(2).指三年。《文選·曹植<雜詩>之二》:“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李善 注:“一歲三春,故以三年為九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春”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典漢語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春天

    • 古代将春季九十天稱為“九春”,因“九”為陽數之極,象征春季的繁盛。例如阮籍《詠懷詩》中“悅怿若九春”,即以“九春”描繪春日生機。
    • 部分文獻(如《金樓子》)用“九春”形容春季萬物競發的景象,如“九春之時,萬頃競發”。
  2. 指三年

    • 古人以“一歲三春”劃分季節,故三年合稱“九春”。曹植《雜詩》中“自期三年歸,今已曆九春”即用此意。

二、延伸與比喻

三、文學與曆史引用

四、補充說明

“九春”的兩種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如詩句中多指季節,而涉及時間跨度時則偏向三年。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命名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春》是指春天的第九個節氣,即立春後的第九天。根據中國農曆傳統,每年的二月中旬左右是九春。下面對《九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進行介紹。 《九春》這個詞的部首是“日”,有4個筆畫。它由一個“九”字和一個“春”字組成。其中,“九”的部首是“丿”,有1個筆畫;“春”的部首是“日”,有4個筆畫。 九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九春在繁體中的寫法是「九春」。根據古代文獻和碑刻的記錄,可以了解到古代九春的漢字寫法。 以下是關于九春的例句:九春是一個溫暖而宜人的季節,萬物開始複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