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嬌美的姿容。 唐 李商隱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詩之二:“《前溪》舞罷君迴顧,併覺今朝粉态新。” 唐 王渙 《悼亡》詩:“腰肢暗想風欺柳,粉态難忘露洗花。”
“粉态”是一個古典文學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或物的嬌美姿态,具體解釋如下:
粉态(拼音:fěn tài)指嬌美的姿容,常用于描繪經過修飾或自然呈現的柔美形态,常見于唐代詩詞中。
詩詞例證
字義分解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賞析古詩文時常見。其意象常與花卉(如牡丹)、女性姿容相關聯,兼具視覺美感與情感隱喻。
《粉态》是指物質以粉末形式呈現的狀态。通常是将固體顆粒細磨或細研而成的粉末狀物質。這種狀态下,物質的表面積增大,特性也會發生變化。
《粉态》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米和糸。米表示與糧食相關的意義,糸表示與線、紡織品相關的意義。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9。
《粉态》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将表示粉末的“粉”和表示狀态的“态”兩個字合并而成,直接形容物質的粉末狀态。
《粉態》(繁體字)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過演變和變動,對于《粉态》這個詞來說,它的古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是以現代漢字的“粉”和“态”表示。
1. 這種物質在粉态下更容易溶解于水中。
2. 廚房裡的面粉常常會變成粉态,粘在面團上。
1. 粉末
2. 粉狀
3. 粉劑
1. 粉末
2. 粉質
3. 粉狀
1. 固态
2. 液态
3. 氣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