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己巳之變的意思、己巳之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己巳之變的解釋

也稱土木之變。指 明 英宗 被 瓦剌 俘于 土木堡 事件。 明 正統 十四年(公元1449年), 瓦剌 貴族 也先 率兵攻 明 。宦官 王振 挾持 英宗 統兵五十萬親征,至 大同 ,聞前方小敗,即驚慌後撤,行軍至 土木堡 (今 河北 懷來縣 東)被敵軍追及,倉猝應戰,死傷過半, 英宗 被俘, 王振 也為亂軍所殺。因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明史·張欽傳》:“ 英宗 不聽大臣言,六師遠駕,遂成己巳之變。”參見“土木之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己巳之變”在曆史上有兩種不同指向,需根據具體年份區分:

一、1449年土木之變(主流含義)

事件背景
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慫恿下,率50萬大軍親征瓦剌,因指揮失誤導緻慘敗。
關鍵經過


二、1629年後金攻明之戰(少數文獻記載)

事件背景
後金皇太極繞道蒙古突襲明朝京畿,意圖瓦解關甯錦防線。
關鍵經過


注意

因“己巳”為幹支紀年,60年一輪回,兩事件相隔180年。通常曆史教材中“己巳之變”多指1449年土木之變,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己巳之變:意思

《己巳之變》是一個成語,意為局勢的劇變或事态的突然轉折。它用來形容一件事情或某個情況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重大變化。

己巳之變: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己巳之變》的拆分部首是己和巳,其中己的五筆編碼為3,巳的五筆編碼為25431。

己巳之變:來源

成語《己巳之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代曆史。己巳是中國農曆中的兩個天幹地支組合,代表特定的年份。根據中國農曆的六十花甲年表,己巳年是每六十年中的一個特定年份。

己巳之變:繁體

《己巳之變》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己巳之變」。

己巳之變: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己巳之變也有不同的漢字寫法。一種古代的寫法是「己已之變」,另一種寫法是「巳已之變」。

己巳之變:例句

1. 這個時代充滿了己巳之變,我們必須隨時準備應對不可預測的情況。

2. 在商業領域,成功的企業家應該敏銳地察覺己巳之變,從而做出正确的戰略調整。

己巳之變:組詞

1.己巳之年(指特定的農曆年份)

2.事态巨變(指重大的事情突然發生的變化)

3.局勢劇變(指整個局面發生劇烈轉變)

己巳之變:近義詞

1.天翻地覆

2.翻天覆地

3.天翻地換

己巳之變:反義詞

1.一成不變

2.毫無變化

3.靜止不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