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坎帕拉的意思、坎帕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坎帕拉的解釋

烏幹達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774萬(1992年)。曆史古都。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有農産品加工、紡織、水泥等工業。有國際航空站。市内有宮殿、廟宇、清真寺等曆史文化勝迹。為旅遊勝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坎帕拉是烏幹達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非洲東部維多利亞湖北岸,地處北緯0°19'、東經32°35'。該地名源自當地語言"Kampala",原意為"羚羊山",源于古代布幹達王國時期該地羚羊繁衍生息的生态環境。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坎帕拉"一詞由布幹達語"ka"(表所屬)和"mpala"(羚羊)複合構成,意為"羚羊之地"。據《世界地名譯名辭典》記載,16世紀布幹達王國在此建立王宮後,地名逐漸演變為現稱。城市現占地面積189平方公裡,平均海拔1190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均氣溫22℃。

作為非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坎帕拉承擔着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職能。市區以七座山丘為骨架延展,其中納卡塞羅山為政府機構核心區,門戈山保存有布幹達王國古迹群。城市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導,占GDP比重達67%,制造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構成重要支柱。

文化特征方面,坎帕拉融合了傳統班圖文明與現代都市文化。烏幹達國家博物館藏有3000餘件文物,完整呈現了從石器時代至今的文明演進。語言使用呈現多元性,英語為官方語言,盧幹達語、斯瓦希裡語為民間通用語。

網絡擴展解釋

坎帕拉(Kampala)是烏幹達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具有豐富的曆史和地理特色。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地理位置與氣候
    坎帕拉位于烏幹達中南部,毗鄰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雖然臨近赤道,但因海拔較高(約1190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約22°C。

  2. 名稱由來
    在當地語言中,“坎帕拉”意為“小羚羊之地”。傳說15世紀時,布幹達王國國王曾在此放牧羊群,因羚羊成群而得名。另一說法稱其為“羚羊山”,因城市由40多個山頭組成,其中7座為主要山峰。

  3. 曆史地位
    自15世紀起,坎帕拉成為布幹達王國的都城,現仍保留宮殿、廟宇等曆史遺迹。1992年人口約77.4萬,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4. 城市特色
    城市依山勢而建,街道起伏,市中心位于山間平緩地帶。市内綠樹成蔭,風景秀麗,被譽為“非洲明珠中的明珠”。主要産業包括農産品加工、紡織和水泥工業,并設有國際航空站。

  5. 旅遊與文化
    作為非洲著名旅遊城市,坎帕拉擁有清真寺、基督教教堂和印度教寺廟等多宗教文化景觀。附近的維多利亞湖和城市曆史遺迹吸引大量遊客。

注意:提到“坎帕拉”作為成語表示“陷入困境”,但此用法非常罕見,可能與西班牙語詞源混淆,主流含義仍為烏幹達首都。

别人正在浏覽...

哀矜懲創岸岸白雪北山志貶伐貶樂辯議窆葬秉信補接懲羹吹韲持有炊瓊爇桂促衿多方多見廣識凡最法水沸渭風篁負養公祖寡不勝衆猴栗忽爾火拉拉加速度借書證計算機爵韠苛尅了場糲飯樓鼓淪铄淪谪抹彩暮夜無知南琛逆害女蘿牌額旁求疲氓拼力僻嗜企腳蛩響觑見閃閃藏藏生礬素幭羧基跳棋透眼兒唾津陀螺文酒無量心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