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庠的意思、設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庠的解釋

開辦學校。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紫闥重開序,青衿再設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設庠是古代漢語中表示"設立地方學校"的固定搭配,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曆史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解析 "設"為動詞,《漢語大詞典》釋為"設立、建立"(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11卷);"庠"特指周代地方學校,《辭源》記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版),後成為地方官學的代稱。二字組合完整呈現了古代教育機構的創設過程。

二、曆史實踐

  1. 建制等級:周代将教育機構分為"國學"與"鄉學"兩大體系,其中"庠"屬于地方鄉學,《禮記·學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明确其作為基層教育組織的定位(來源:中華書局《禮記譯注》)。

  2. 教育功能:據《孟子·滕文公上》記載"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其教學内容涵蓋"明人倫"的道德教化與"習射禦"的實用技能(來源:中華書局《孟子譯注》)。漢代經學家鄭玄注疏指出"庠者,養也",強調其培育人才的根本屬性。

  3. 曆史演變:宋代以後,隨着書院制度的興起,"設庠"逐漸泛指建立各類官學機構。明代方志中常見"重修庠序"的記載,如嘉靖《河南通志》載衛輝府"設庠育才,凡二十有四所"(來源:國家圖書館藏嘉靖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設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è xiáng,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設庠”指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其中“設”意為設立、建立,“庠”特指中國古代的學校()。該詞強調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2. 曆史背景與延伸

    • “庠”最初是夏商周時期贍養年老禮官的場所,後逐漸兼具教育功能。如《孟子》提到“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并稱“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說明不同朝代對學校的稱謂差異()。
    • 漢代以後,“庠”泛指官辦學校,如“庠生”即指通過科舉考試的學子()。
  3. 文學用例
    前蜀詩人韋莊在《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中寫道:“紫闼重開序,青衿再設庠”,描述了戰亂後恢複教育的情景()。

  4. 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或學術語境,表達對教育傳統的追溯,如讨論古代教育制度時引用“設庠”強調其起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教育體系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孟子》等典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山黑水抱甕灌園壁龛不來氣不世之略彩塑澶淵之盟貙貚出震村煞錯重代舍得壹窦錦度制發笄浮翔符協婦驵高視瞽言妄舉鶴唳風聲紅燈驩咍嗢噱互扇豭狗焦明積冰凱燕口誅筆伐款型蘭裓廉素林霏開龍蛇蟠妙氣偏累平剡絿政阙悮忍尤含垢商律傷氣善志深入膏肓世紀末獸爐吮吸湯雪同甘共苦透示隈嵎香林鄉屯險妄仙翁協正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