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庠的意思、設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庠的解釋

開辦學校。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紫闥重開序,青衿再設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設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è xiáng,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設庠”指開辦學校、興辦教育。其中“設”意為設立、建立,“庠”特指中國古代的學校()。該詞強調教育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2. 曆史背景與延伸

    • “庠”最初是夏商周時期贍養年老禮官的場所,後逐漸兼具教育功能。如《孟子》提到“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并稱“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說明不同朝代對學校的稱謂差異()。
    • 漢代以後,“庠”泛指官辦學校,如“庠生”即指通過科舉考試的學子()。
  3. 文學用例
    前蜀詩人韋莊在《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中寫道:“紫闼重開序,青衿再設庠”,描述了戰亂後恢複教育的情景()。

  4. 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或學術語境,表達對教育傳統的追溯,如讨論古代教育制度時引用“設庠”強調其起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教育體系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孟子》等典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庠

設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指的是為了教育子弟而設立的學校。以下是對設庠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說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設( ⾊ ⺽ ):左右結構,總筆畫數為11。部首為⾊(色),表示與顔色相關的事物。

庠( ⼜ 廣):左右結構,總筆畫數為14。部首為⼜(又),表示與手相關的事物。

來源:

設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樂府》中。《周禮》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禮制法典,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有關教育制度的文獻。

繁體:

設庠的繁體字為「設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設庠的寫法為「⾊又⼜廣」。

例句:

1. 村中建起了一所小小的設庠,村民們都送孩子去學習。

2. 昔日的設庠,如今已變成了一座破舊的廟堂。

組詞:

1. 庠序(教育的規程)

2. 庠序堂(教書育人之地)

3. 庠序生(受庠序教育的學生)

近義詞:

學宮、書院

反義詞:

廟堂、官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