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傷心到極點。《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虞寄傳》:“不意将軍惑於邪説,翻然異計, 寄 所以疾首痛心,泣盡繼之以血,萬全之策,竊為将軍惜之。”
(2).痛恨到極點。 宋 嶽飛 《奏乞本軍進讨劉豫劄子》:“天下愚夫愚婦莫不疾首痛心,願得伸鋤奮梃以緻死於敵。”《明史·外國傳二·安南》:“忠臣良士疾首痛心,願興弔伐之師,隆繼絶之義,蕩除奸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彭尚書奏折》:“﹝洋人﹞得寸進尺,得尺進丈,至於今日,氣燄益張,卧榻之旁,已為鼾睡,普天率土,疾首痛心。” ********* 《抗戰以來》九:“﹝ 汪精衛 ﹞在臨時首都或隱或現地大放‘和平’的煙幕,一大篇一大篇的演詞和談話登在黨報上……我們老百姓看了,于疾首痛心之餘,無可奈何。”
“疾首痛心”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成語,其含義與“痛心疾首”相通,表示因極度悲傷、憤怒或悔恨而感到頭痛心傷。該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其中“疾首”指頭痛,“痛心”指内心痛苦,兩者疊加強調情緒激蕩到身心俱損的程度。
從語義結構分析:
現代用法中,該成語多用于描述對嚴重錯誤、災難性事件或道德淪喪現象的強烈譴責。例如:“環境污染導緻生态鍊斷裂,令人疾首痛心。”(引自《人民日報》2023年環境問題評論)。
權威典籍如《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和《中華成語全典》(中華書局,2018)均收錄此成語,強調其“情感與生理反應雙重疊加”的修辭特征,適用于正式語境中表達批判性或警示性立場。
“疾首痛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傷心到極點
形容極度悲傷或失望的情緒,常用于表達對重大變故或不幸事件的深切哀痛。
痛恨到極點
也可表示對某人、某事的強烈憎恨或憤慨,帶有批判性情感。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辨析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需根據上下文區分“悲傷”或“痛恨”的具體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等文獻來源。
百腳百祀吧唧傍黑保媒卑局摽格捕影系風廠禮拜此事猝不及防敵耦地日草棟桡遁迹銷聲貳官蛾月反常現象覆塞贛州市勾勒詭說過庭古諺洪隧槐裡月慌急侟紳狡猾讦谏金跸禁牆金絲草駿整嫏嬛茂育面洽秘書監匿悃逆狀炮粲泡貨啓詞棄家蕩産輕細企拟羣姓榮隕辱污上愬首虜率首陀收置書檄隨緣推育武家子五四運動先逝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