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育養。語出《易·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高亨 注:“茂讀為懋,勉也,努力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夏至之後,大暑隆,萬物茂育懷任。”《舊唐書·懿宗紀》:“況時屬熇蒸,化先茂育,并赦罪戾,式順生成。” 明 劉基 《會稽張氏春晖堂》詩:“誰識茂育功,乃在陽春時。”
“茂育”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綜合解析:
“茂育”指努力培育、滋養萬物,強調通過持續投入促進事物發展。其核心語義來源于《易經·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其中“茂”通“懋”(意為勤勉),整體表達“勉力養育”之意。
經典溯源
源自《易經》對自然規律的闡釋,古代先王以此為準則,順應天時培育萬物。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以“萬物茂育懷任”描述夏季萬物繁盛狀态,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協調。
教育引申
在文化語境中,“茂育”被引申為對教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視,如“傳承百年典範,茂育世代英才”,寓意通過精心培育使文化“枝繁葉茂”。
該詞既可用于描述自然界的生機(如“蟲魚皆茂育”),也可用于人文領域,強調教育、文化等需要持續耕耘的領域。其内涵融合了勤勉精神與成長結果的雙重意象。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詩詞出處,可參考、8等來源。
《茂育》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植物繁茂生長,生育力強盛的意思。
《茂育》的拆分部首是草字頭部首,即“艹”,表示與植物相關;筆畫數量為12畫。
北周顔之推的《*********》中就有“果熟時期,萬木茂盛”之說,可見該詞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古代。
《茂育》的繁體字為「茂育」。
在古代,茂育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在《康熙字典》中,也可以看到茂字的一種古體寫法為「玉艹缶」,表示植物的繁茂生長;育字的古體寫法為「辵兄建瓜」,表示生育繁殖。
1. 農田裡的青菜長得非常茂育,可以豐收了。
2. 這個花園裡各種花草都茂育得非常好,看起來非常美麗。
茂盛、茂密、茁壯成長、萌發、繁茂等。
旺盛、繁盛、蓬勃等。
萎縮、凋零、稀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