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桡的意思、棟桡的詳細解釋
棟桡的解釋
亦作“ 棟撓 ”。1.屋梁脆弱曲折。《易·大過》:“棟橈,本末弱也。” 高亨 注:“造屋者用本末弱之木材為屋棟,乃大事上之錯誤,其屋将壞矣。”
(2).喻形勢危急。《戰國策·魏策一》:“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棟撓而不避者,此 吳起 餘教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貴賢》:“二豎之疾既據,而募良醫;棟橈之禍已集,而思謀夫。何異乎火起乃穿井,覺飢而占田哉!”《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剝喪元良,淩辱神主,帝裡動黍離之嘆,朝廷多棟橈之危。”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述《盧世昌傳》:鄺政感神,棟撓無兇。”
詞語分解
- 棟的解釋 棟 (棟) ò 房屋的脊檩,喻能擔負重任的人:棟梁。棟宇。畫棟雕梁。 量詞,指房屋:一棟房子。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桡的解釋 桡 (橈) á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槳,楫。 桡 (橈) á 古同“撓”,削弱。 古同“撓”,打擾。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棟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òng ráo,具有以下多層含義:
1.基本釋義
指屋梁脆弱曲折,即建築中支撐屋頂的主梁(棟)因材質脆弱而彎曲變形。這一含義源自古代建築術語,比喻結構不穩或存在隱患。
2.古籍出處與引申義
- 《周易·大過》中記載:“棟桡,本末弱也。”意為若用兩端(本末)脆弱的木材作屋梁,會導緻房屋傾覆,象征“重大失誤或危機”。
- 《戰國策·魏策一》中引申為“形勢危急”,如“棟撓而不避者”,形容危急時刻仍堅守原則的品格。
3.哲學象征意義
在《周易》中,“棟桡”被解釋為需在困境中尋求平衡:既要如“棟”般剛強支撐,又要如“桡”(船槳)般靈活應對,體現剛柔并濟的智慧。
4.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結構性問題或危急局勢,例如:“公司資金鍊斷裂,猶如棟桡之危。”(比喻企業面臨崩潰風險)
“棟桡”從建築術語演化為危機隱喻,既強調物質層面的脆弱性,也蘊含應對困境的哲學思考。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抱樸子》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棟桡(duò ró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是有關棟桡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棟的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7;桡的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10。
來源:棟桡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成,沒有一個固定的詞源或來源。
繁體:在繁體字中,棟和桡保持相同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棟和桡作為獨立的字,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其形狀可能略有變化。但是,棟和桡的基本形狀和結構在不同的時期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由于棟桡沒有固定的意思,所以很難給出具體的例句。
組詞:棟桡無法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因為它是一個由兩個獨立的字組成的詞語。
近義詞和反義詞:棟桡是一個沒有具體意義的詞語,因此沒有特定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與之對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