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 晉 潘嶽 《秋興賦》:“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若迺涼夜自凄,風篁成韻。”
“涼夜”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詞語,其含義可從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兩個角度理解:
古典文學中的定義
指秋夜,常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賦中。晉代潘嶽《秋興賦》提到“何微陽之短晷,覺涼夜之方永”,南朝謝莊《月賦》亦有“若乃涼夜自凄,風篁成韻”的描寫。兩處均以“涼夜”形容秋夜漫長、清冷的特點。
現代擴展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涼爽宜人的夜晚”,尤其指夏季炎熱後溫度適宜的夜晚。但此用法多見于口語或非學術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秋興賦》《月賦》等魏晉作品。
涼夜是一個詞語,多用于描述夜晚的涼爽清冷的感覺。涼夜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冫(bīng)和夜(yè)。冫表示冷,夜表示夜晚。涼夜的拆分部首是且。冫和夜分别有4畫和8畫。
涼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字的發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稱為繁體字。涼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涼夜。
以下是幾個古代漢字寫法中的涼夜:
涼夜在古代文學中經常出現,被用來描寫夜晚的涼爽和寂靜。例如:
“大雨将至,濃雲遮日,夜夜風雨圍廬,涼夜卧被。”
涼夜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涼夜風、涼夜月等。涼夜風指夜晚的清涼的風,涼夜月指夜晚的明亮清冷的月光。
涼夜的近義詞包括涼風、夜涼等,表示相似的意思。反義詞則是炎夜、暖夜,表示相反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