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屬制的鸾鳥;藝術品中的金色鸾鳥。 唐 曹唐 《小遊仙詩》:“手擡玉尺紅於火,敲斷金鸞使唱歌。” 後蜀 閻選 《臨江仙》詞:“欲問 楚 王何處去?翠屏猶掩金鸞。”
(2).即金銮殿。 宋 梅堯臣 《七夕》詩:“獨對 金鸞 月,宮詞付小臣。” 明 謝谠 《四喜記·紫禁明揚》:“戰捷南宮羨二難,明朝挾藝上 金鸞 。”參見“ 金鑾殿 ”。
“金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方面解釋:
金屬或藝術中的金色鸾鳥
指用金屬鑄造的鸾鳥形象,或藝術品中呈現的金色鸾鳥。例如唐代詩人曹唐在《小遊仙詩》中寫道:“手擡玉尺紅於火,敲斷金鸞使唱歌”,後蜀閻選的《臨江仙》詞中也有“翠屏猶掩金鸞”的描述。
代指“金銮殿”
古代文學中常以“金鸾”借指皇宮中的金銮殿。如宋代梅堯臣《七夕》詩雲:“獨對金鸞月,宮詞付小臣”,明代謝谠的《四喜記》中也有“明朝挾藝上金鸞”的用法。
“金鸾”既可指具象的金色鸾鳥形象,亦能代指皇宮殿堂,兼具藝術與曆史文化的雙重内涵。需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
《金鸾》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金和鸾。金意為黃金,比喻珍貴、寶貴的東西;鸾是一種神話中的鳥,被描述為美麗、祥瑞的象征。因此,《金鸾》可以理解為美麗而珍貴的鳥。
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出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金鸾》是賈母的丫鬟的名字。另一種來源是來自于古代的神話傳說,鸾鳥被認為是鳳凰的雌性,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根據《康熙字典》,《金鸾》的拆分部首是金,部首筆畫數為8。其中,《金》部字的部首和總筆畫數分别為金和8,《鸾》部字的部首為鳥,總筆畫數為21。
《金鸾》的繁體字是「金鸞」,其中「金」的繁體形式為「金」,「鸞」的繁體形式為「鸞」。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有所變化,因此《金鸾》的古時候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據考證,《金鸾》的古字形為「錦鸞」,其中「錦」是《金》的古字形,「鸞」的古字形是「雚」。
1. 他的作品像一隻《金鸾》,令人贊歎不已。
2. 《金鸾》在空中展翅飛翔,美麗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着光芒。
組詞:金鸾照壁、翠鸾鳴、鸾停鳳汀
近義詞:金鳳
反義詞:烏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