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傳說中的仙人 黃初平 。亦稱 赤松子 。因其牧羊遇仙而出世修煉,故稱。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七:“ 金華 牧羊兒,乃是紫煙客。”
“金華牧羊兒”是一個源自道教傳說的典故,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詞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東晉葛洪《神仙傳》,指仙人黃初平(又稱赤松子)。傳說他15歲在金華山牧羊時遇道士點化,入山修煉四十餘年,習得“叱石成羊”仙術。其兄尋至,他隨手點化山石為羊群,故得“金華牧羊兒”之稱。
基本含義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釋義(如)賦予其“積極奮鬥”的象征意義,但需注意這是基于典故的擴展解讀,非原始道教語境中的含義。
文化影響
該典故衍生出“叱石成羊”“初平群羊”等同源成語,常見于詩詞創作,如宋代楊萬裡《飲酒》詩中也化用此典表達出世情懷。
《金華牧羊兒》是一首古代的民歌,描寫了一個牧羊兒童的生活和情感。這首歌曲表達了對自然、對家鄉的深情懷念和對自由的向往。
《金華牧羊兒》的拆分部首為“金”、“華”、牛”,總計3個部首。根據筆畫統計,其中“金”字有8畫,“華”字有12畫,“牛”字有4畫。
《金華牧羊兒》是浙江金華地區的一首民歌,它來源于當地農村中牧童的生活體驗和情感表達。這首歌通常在牧童帶着羊群在大草原上放牧時唱頌,成為農村生活的一部分。
《金華牧羊兒》的繁體字為「金華牧羊兒」。
根據古時漢字寫法,「金」字可以寫成「釒」,「華」字可以寫成「華」,「牛」字的寫法保持不變。
1. 在廣袤的草原上,一位金華牧羊兒吹着笛子,歌聲飄蕩在空中。
2. 金華牧羊兒回憶起家鄉的美景,眼中閃爍着無限的思念。
1. 牧羊
2. 金銀
3. 華美
4. 羊兒
5. 牧童
1. 牧童
2. 牧人
3. 羊倌
4. 牧師
5. 放牧者
1. 狼
2. 殺戮
3. 飼養
4. 捕獵
5. 虐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