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經期的意思、經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經期的解釋

[menstrual period] 指一次月經行經的時間

詳細解釋

指婦女月經行經期間。 明 張介賓 《景嶽全書·經期腹痛》:“凡婦人但遇經期,則必作痛,或食則嘔吐,肢體困倦。” 孫犁 《澹定集·讀作品記五》:“一個女遊擊戰士,從馬上跳下,褲腳流出血來,同夥大驚,一問才知道并不是負了傷,而是她的經期到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期是現代漢語中對女性生理周期的特定階段所使用的規範醫學術語,其核心含義指:

  1. 月經來潮的時間段

    指女性子宮内膜周期性脫落并伴隨陰道出血的生理現象持續的時間。通常從陰道出血第一天開始計算,持續約2-8天,平均4-6天。此定義基于生理特征和臨床觀察,是醫學領域的共識表述(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月經周期的組成部分

    在完整的月經周期(平均28天左右,範圍21-35天)中,“經期”特指其中發生出血的時段,與周期中的“增生期”“分泌期”相區分。它标志着上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下一個周期的開始(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3. 社會文化語境中的代稱

    在日常語言中,“經期”常作為“月經期”的簡稱,也常與“例假”“生理期”等通俗說法互換使用,指代女性經曆月經的這段時間,常關聯相關的身體感受、生活注意事項或保健需求(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經期保健提示:

女性在經期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劇烈運動、合理飲食及保證休息,這是基于生理特點的普遍健康建議。若出現周期紊亂、疼痛異常或出血量過大等情況,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網絡擴展解釋

經期是女性生殖系統周期性變化中的生理階段,指子宮内膜脫落伴隨出血的時期。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基本概念
    經期(月經期)是成熟女性因性激素周期性變化,導緻子宮内膜自然脫落并排出體外的過程。這一現象标志着女性生殖功能成熟,具有月節律性,與卵巢激素調節密切相關。

  2. 持續時間與周期

    • 單次經期通常持續2-8天,平均為3-7天。
    • 月經周期(兩次月經首日的間隔)一般為21-35天,平均28天。
    • 經血量約20-60ml,超過80ml屬異常。
  3. 生理機制
    經期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變化驅動:

    • 排卵後若無受精,黃體萎縮導緻孕激素下降,子宮内膜失去支持而脫落出血。
    • 出血成分包括子宮内膜碎片、宮頸黏液及陰道上皮細胞,血液呈暗紅色。
  4. 影響因素
    經期可能因激素波動、壓力、飲食、作息等出現變化,如經期提前/推遲、經量增減等。部分女性伴隨下腹疼痛、頭痛或情緒波動,屬常見生理反應。

  5. 其他要點

    • 初潮年齡多在11-16歲,16歲後未初潮需就醫檢查。
    • 經期是正常生理現象,但長期異常(如周期紊亂、劇烈疼痛)需及時就診。

可通過家庭醫生線上、漢典等來源獲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幫湊鼻鏡冰雹刬除赤膽蚩尤旗垂梢聰惠答白丁産奪魄二林放朝諷論風月常新股款過五關海水不可鬥量恨咤合撲見微機對旌崇聚議考究磊硌靈活流漣論長道短馬棰忙手忙腳名例末截木城鬧荒荒匏樽錢垜契刀妻帑棄知人公裡任子塞陋少不更事生賤生衍勝狀失懽使酒失竊霜旻蜀帝花順民歎詞同甲脫爾脫骨武算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