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妻帑的意思、妻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妻帑的解釋

亦作“ 妻孥 ”。妻子和兒女。《詩·小雅·常棣》:“宜爾家室,樂爾妻帑。” 毛 傳:“帑,子也。”《國語·越語上》:“若以 越國 之罪為不可赦也,将焚宗廟,係妻孥。”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一:“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明史·王冕傳》:“﹝ 王冕 ﹞攜妻孥隱 九裡山 。” 郭沫若 《狐鴻--緻成仿吾的一封信》:“我假如能變換得若幹錢來,拯救我可憐的妻孥,我也可以感受些清淡的安樂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妻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妻帑”讀作qī nú(“帑”在此處不讀tǎng),意為妻子和兒女,是“妻孥”的異體寫法。其中:


出處與用法

  1. 古典文獻:
    • 《詩經·小雅·常棣》:“宜爾家室,樂爾妻帑。”(意為:家庭和睦,妻兒安樂)。
    • 《國語·越語上》提到越王勾踐戰敗時“将焚宗廟,係妻孥”,指攜家眷赴難。
  2. 詩詞引用:
    • 唐代杜甫《羌村》詩:“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描寫戰亂後與家人重逢的場景。
  3. 現代用法: 該詞現已罕用,多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例如郭沫若曾用“妻孥”表達對家人的牽挂。

常見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妻帑》的意思

《妻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妻子給丈夫的財物或財産。在古代,妻帑代表着妻子對丈夫的豐厚饋贈和對家庭財務的管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妻帑》的部首是女字旁,分别屬于女字旁的第三和第十二部首。根據常用漢字分解規則,可以将《妻帑》拆分成多個部首和筆畫,妻的部首是女,帑的部首是巾,妻的筆畫數為9,帑的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

《妻帑》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獻。在《周禮·秋官·大宗伯》中,有對妻帑這個詞語的記載。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觀念,妻帑成為了妻子對丈夫的一種報答和奉獻方式。

在繁體字中,妻帑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普通人民并不一定能夠書寫漢字,因此對于妻帑的寫法并沒有明确規定。不過,在古老的銘文和碑刻中,可以看到妻帑的多種寫法。具體的寫法會受到當時地域和個人習慣的影響。

例句

1. 她将她的一生奉獻給了丈夫,不僅做到了賢妻良母,還給他提供了豐厚的妻帑。

2. 近年來,男女平等觀念被廣泛傳播,許多婚姻中的財産也不再以妻帑的方式提供,而是由夫妻共同管理。

組詞

妻帑沒有常見的組詞搭配,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詞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妻財、妻子的財産、妻嫂 (妻子及兄長的妻子)。

反義詞:夫役 (丈夫對妻子的贍養)、夫財 (丈夫給妻子的財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