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任子的意思、任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任子的解釋

(1).因父兄的功績,得保任授予官職。《漢書·王吉傳》:“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通古今……宜明選求賢,除任子之令。”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子弟以父兄任為郎。” 宋 蘇洵 《上皇帝書》:“夫所謂任子者,亦猶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雲爾。”《續資治通鑒·宋太宗至道二年》:“乙未,詔:‘自今五品以上官任子,止賜同學究出身,依例赴選集,不得濫授攝官。’”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漢選士之法》:“大抵任子多為郎,以為太子洗馬。”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三年可以保舉子弟一人為郎,叫做‘任子’。”參閱《文獻通考·選舉七》。

(2).人質,指為取信對方而用作抵押的人。《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馬超 ﹞固請割地,求送任子。”《晉書·成帝紀》:“﹝ 鹹和 ﹞五年春正月己亥,大赦。癸亥,詔除諸将任子。”《北史·吐谷渾傳》:“ 獻文 以重勞将士,乃下詔切責之,徵其任子。”《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七年》:“ 曹操 下書責 孫權 任子, 權 召羣僚會議, 張昭 、 秦松 等猶豫不決。” 胡三省 注:“任,質任也。”

指 任公子 。《文選·曹植<七啟>》:“乃使 任子 垂釣, 魏氏 發機。” 呂向 注:“ 任子 , 任公子 ,善釣者。”參見“ 任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任子”一詞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各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 官職保任制度
    指漢代通過父兄功績保舉子弟獲得官職的制度,屬早期官僚選拔方式。如《漢書·王吉傳》記載「任子弟為郎官」,宋人蘇洵曾上書批評此制易導緻官員素質參差。該制度在東漢至魏晉時期仍存續,成為門閥世襲的體現。

  2. 政治人質
    指古代政權間為締結盟約時互派的人質,常見于軍事外交場景。如《三國志》載曹操要求孫權送任子,《北史》提及吐谷渾向魏國送任子,這類人質多由權貴子弟擔任,以确保盟約履行。

  3. 特指任公子
    在文學典故中指代古代善釣者任公子,如曹植《七啟》中「任子垂釣」的描寫。此為文學化用典,非制度性含義。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任子”也偶見于人名(如所述),但核心曆史含義仍以上述三點為主。如需具體案例或擴展閱讀,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任子》是什麼意思

《任子》一詞是漢語中的一個詞語,指的是古代皇室或貴族子弟的玩伴、侍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任子》一詞的部首是人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任子》一詞來源于古代官員子弟的呼稱。在古時候,殷商時期的貴族子弟稱為“臣”,周代稱為“仆”,春秋時期稱為“秦氏”,到了秦漢時期則常稱為“任子”。

繁體

《任子》在繁體字中為「任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漢字會因為演變和變體而有不同的寫法。《任子》一詞的古代寫法為「任兒」。

例句

1. 王室的衆多玩伴都是貴族子弟中的任子。

2. 他們從小就是王子的任子,享受着特權和榮耀。

3. 作為任子,他們肩負着未來承擔國家重任的責任。

組詞

1. 任命:指由上級權威機構指定或委任擔任某個職位或任務。

2. 任性:指人行動不受拘束,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考慮他人感受。

近義詞

伴讀、侍從、玩伴

反義詞

主子、主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