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今疏古”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重視現代的,輕視古代的,即“厚今薄古”之意。該詞出自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通變》,原文提到:“競今疏古,風味氣衰也”,批評當時文風過于追逐新潮而忽視傳統。
朱自清在《正變》中寫道:“明白了通變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賤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競今疏古”,強調應平衡古今關系。
此成語常用于文學批評或曆史讨論,批判片面追求革新而割裂傳統的現象。例如評價某一時期的文化思潮時,可用“競今疏古”概括其特點。
注:發音為jìng jīn shū gǔ,注意“競”為四聲,“疏”讀shū而非sū。
《競今疏古》是一個成語,意指與現在的時代競争,忽視了過去的經驗和傳統。它形容人們追求時尚和現代化,卻忽略了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競今疏古》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競:部首是立,總筆畫數是8。
今:部首是日,總筆畫數是4。
疏:部首是疒,總筆畫數是10。
《競今疏古》最早出現在《晉書·王弼傳》中。該書記載了晉代的文學家王弼的事迹,他與時人有所分歧,被誣陷為“競今疏古”。此後,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
競今疏古
在古代文獻中,有時候《競今疏古》這個成語的字形會有一些不同,但整體意思保持一緻。
他過于追求現代化,完全忽略了傳統文化,真是競今疏古,不可取。
競争、今天、疏遠
追求時尚、虛浮淺薄
相傳古奧、重視傳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