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徧谕的意思、徧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徧谕的解釋

普遍曉喻。《國語·晉語八》:“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無不徧諭,而無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徧谕”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 拼音與字義
    讀作biàn yù(ㄅㄧㄢˋ ㄩˋ)。

    • “徧”是“遍”的異體字,意為“普遍、全面”;
    • “谕”指“告知、曉喻”,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的吩咐。
  2. 詞義解釋
    意為“普遍曉喻”,即廣泛傳達、全面告知,強調覆蓋範圍廣且具有權威性。例如《國語·晉語八》記載:“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無不徧谕,而無除。”,此處指将君主的病情全面告知天地神靈。

  3. 文獻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漢代的典籍,屬于正式、莊重的表達,常用于涉及國家政令、祭祀等場景的文書或對話中。

  4. 近義詞與相關詞彙
    類似表達有“廣谕”“遍告”等,反義詞則如“秘而不宣”。需注意,“徧谕”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

總結來看,“徧谕”是古漢語中體現權威性廣泛告知的詞彙,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等先秦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徧谕(biàn y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廣泛發布命令或指示。這個詞的部首是辵(辶)和讠(言),讀音為biàn yù。它由16個筆畫組成。 《徧谕》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會。在古代,朝廷或統治者經常會下達各種命令、指示以及布置工作。這些命令和指示通常會廣泛傳達給各地的官員和百姓,以确保執行。 《徧谕》這個詞也有其繁體字形式——「遍諭」。繁體字形式與簡體字形式在意思上沒有區别,隻是書寫形式上有些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徧谕」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載和出土文物,古代的漢字有多種寫法,因為字形的演變和地區差異。然而,「徧谕」的基本意義和發音在不同的寫法中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個關于「徧谕」的例句:統帥下達了一道徧谕,要求全軍官兵立即行動起來。 一些以「徧谕」為基礎的組詞可以包括:下谕、徧行、廣谕等。 與「徧谕」相近意的詞有:布告、通告、指示等。 而與「徧谕」相反意的詞有:聽從、遵從、順從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對「徧谕」有個基本的了解。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