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抄紙的意思、抄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抄紙的解釋

造紙的主要過程之一。将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烘幹,稱為“機制紙”。手工紙則用竹簾的框架抄造。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造竹紙》:“凡抄紙槽,上合方鬥,尺寸闊狹,槽視簾,簾視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抄紙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兩層專業釋義,均與造紙工藝及紙張特性相關:

一、作為傳統造紙工藝的核心工序

指将紙漿懸浮液通過竹簾或網狀模具濾水,使纖維交織成濕紙頁的過程。此工藝需重複「蕩料入簾」「覆簾壓紙」等動作,是手工造紙的關鍵步驟。據《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造紙卷》記載,該技法在漢代已趨成熟,直接影響紙張的均勻度與韌性。現代《中國造紙史》強調,抄紙時纖維的定向排列決定了紙張的機械強度與透印性。

二、作為紙張規格的量化術語

指單張紙的标準重量單位,即每平方米的克重(g/m²)。例如「70克抄紙」表示該紙張每平方米重70克。國家輕工行業标準《QB/T 1013-2010》規定,抄紙克重是劃分印刷紙、包裝紙類别的重要參數。據《制漿造紙手冊》,克重差異直接影響紙張的挺度、不透明度及適印性能。


權威參考來源:

  1. 潘吉星《中國傳統工藝全集·造紙與印刷》
  2. 錢存訓《中國造紙史》
  3. 國家輕工行業标準《QB/T 1013-2010 單面白紙闆》
  4. 輕工業出版社《制漿造紙手冊·紙張品種分冊》

網絡擴展解釋

“抄紙”是造紙工藝中的核心步驟,指将紙漿加工成紙張的過程,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抄紙是将稀釋後的紙漿通過脫水、成型等工序轉化為紙張的工藝。主要分為手工和機制兩種方式:

  1. 手工抄紙:使用竹簾框架從紙漿槽中撈取纖維,形成濕紙頁(稱為“紙胎”),隨後脫水晾幹。
  2. 機制抄紙:在造紙機上連續完成,通過網部脫水、壓榨、烘幹等步驟批量生産紙張。

二、曆史背景

該工藝源于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已有近2000年曆史。明代《天工開物》記載了竹簾抄紙的具體操作方法。

三、現代工藝流程

現代抄紙包含以下關鍵環節:

  1. 稀釋紙漿:調整紙漿濃度以適應成紙需求
  2. 纖維分布:在網部均勻分布纖維并初步脫水
  3. 壓榨烘幹:通過機械壓榨去除水分,再經幹燥定型
  4. 後處理:部分紙張需壓光、卷取等加工(參考現代造紙延伸步驟)。

四、術語演變

“抄”字源于手工造紙時用竹簾“撈取”紙漿的動作,這一核心原理從古至今未發生本質改變,隻是機械化程度提升。

别人正在浏覽...

百怨北京碧漢冰消凍解滗取避歲不至于菜肚處家蹙促打夥帶花當啷啷單綫聯繫道樾殿最鼕鼓哆暴耳聞目見分豁剛腸嫉惡恭養關升詭勝過付涵量荒郊乎哉儉靜謹溫康乾連溢禮祠另冊領覽蝼蟻尚且貪生冒蔭命在朝夕南竹泮坼盤緣判冤決獄千仞無枝巧詐窮鲠窮薮七言律宂糜三異擅室濕下世箴耍線兒擡疊翁婿武弁無彊誣陷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