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報的意思、不報的詳細解釋
不報的解釋
(1).不報複。《禮記·中庸》:“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國語·越語下》:“戰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
(2).不批複;不答複。《東觀漢記·丁鴻傳》:“ 鴻 當襲封,上書讓國於 盛 。書不報。” 唐 王維 《不遇詠》:“北闕獻書寝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 周亮工 《尺牍新鈔》卷一引 明 高攀龍 《與葉適同書》:“朋友相與,須盡力砭其失,方有進處。弟施矣,足下不可不報。”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報的解釋 報 (報) à 傳達,告知:報告。報喜。報捷。報考。報請(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報廢。 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文件、信號或出版物:簡報(文字較短、内容簡略的書面報告,印發給有關部門)。電報。情報。晚報。畫
網絡擴展解釋
“不報”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
不報複
指對他人施加的行為不進行反擊或回應。例如《禮記·中庸》提到“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強調以寬容化解沖突。
-
不批複/不答複
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他人請求未給予回應。如《東觀漢記》記載丁鴻上書讓國卻“書不報”,即未獲答複。
二、使用場景
- 職場情境:如隱瞞重要信息不向上級彙報,如“浙江省東陽中學考點作弊,主考隱瞞不報”。
- 日常生活:指未向親友告知某事,如“應酬晚歸不報告”的調侃用法。
- 文學典故:如唐代王維詩句“北阙獻書寝不報”,表達訴求未獲回應。
三、延伸解析
- 古籍引用:《國語·越語下》“戰勝而不報”體現以德報怨的胸懷。
- 現代示例:如“霍斯少校不喜下屬報喜不報憂”,強調信息選擇性隱瞞的危害。
四、注意事項
“不報”在不同語境下褒貶不一,如“不報複”可體現寬容,而“隱瞞不報”則含貶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情感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報》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不報名或不報告的意思。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詞的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不字的部首是一,代表不作的意思。
- 筆畫:不報這個詞一共有五個筆畫。
來源:
《不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比較繁瑣,一些字的寫法也與現在不同。然而,《不報》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
繁體:
如果以繁體字來表示《不報》,它的寫法是「不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複雜,但不報這個詞的寫法相對簡單。它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
1. 我決定不報參加這個比賽。
2. 他沒有及時不報身體不適。
組詞:
《不報》這個詞可以進行組詞,例如:不報名、不報告、不報仇等。
近義詞:
不報的近義詞可以是不登記、不注冊、不彙報等。
反義詞:
不報的反義詞可以是報名、報告,即與不報相對的含義。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