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的軌範、法式。 唐 岑參 《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資邦傑,嘉謨作世程。” 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 大和 二年,增新室既成,祔顯考于尊位,告饗由禮,觀之者以為世程。” 元 王恽 《禦骠出廄圖》詩:“聖經説備預,萬古為世程。”
“世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世程”指世人的軌範、法式,即被社會廣泛認可的行為準則或典範标準。該詞由“世”(指人世、時代)和“程”(指規章、次序)組合而成,強調對群體行為的規範作用。
唐代詩文中的應用
岑參在《仆射裴公挽歌》中寫道:“盛德資邦傑,嘉謨作世程”,以“世程”贊頌傑出人物的德行謀略成為世人楷模。
劉禹錫《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亦用此詞描述禮儀典範:“觀之者以為世程”。
元代擴展含義
王恽在《禦骠出廄圖》詩中提到“聖經說備預,萬古為世程”,将“世程”與經典文獻的指導意義相關聯。
在姓名學中,“世程”常被賦予積極内涵: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創作。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世程》是一個複合詞,意指人生的過程、曆程或道路。它涵蓋了個人在生活中所經曆的種種風風雨雨,代表了人類在世間的時光流轉和成長。
《世程》共有兩個字,分别是“世”和“程”。
《世程》是現代漢語詞彙,沒有具體的古代出處。它是由“世”和“程”兩個字組成的,這兩個字皆為簡體字,沒有對應的繁體字形。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各個字的形态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字義仍然相似。
1. 勇敢面對世程中的艱難險阻,我們才能成長。
2. 他經曆了許多波折,才懂得人生的世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1. 世界
2. 世代
3. 世紀
4. 世人
5. 曆程
6. 發展
1. 曆程
2. 道路
3. 進程
4. 經曆
5. 曆程
6. 進展
7. 生活軌迹
1. 靜止
2. 停滞
3. 停頓
4. 停止
5. 停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