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貶易的意思、貶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貶易的解釋

謂降官改職。《後漢書·西域傳序》:“ 王莽 篡位,貶易侯王,由是 西域 怨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貶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核心意義圍繞"貶低、貶斥"與"更換、更替"兩層意思展開:

  1. 貶斥、降職:

    • 這是"貶易"最核心的含義之一。"貶"指降低官職、地位或評價,"易"在此可理解為"變更"或"處置"。合起來指對官員進行降職、罷免或貶谪的處理。
    • 例證與來源:
      • 《後漢書·郎顗傳》:“方今時俗奢佚,淺恩薄義。夫救奢必于儉約,拯薄無若敦厚……又選舉牧守,委任三府。長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豈得不歸責舉者?而陛下崇之彌優,自下慢事愈甚,所謂大網疏,小網數。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發憤忘食,懇懇不已者,誠念朝廷欲緻興平,非不能面譽也。臣生長草野,不曉禁忌,披露肝膽,書不擇言。伏锧鼎镬,死不敢恨。謹詣阙奉章,伏待重誅。”書奏,帝使中常侍以瓯受其章,省訖,使顗詣尚書問狀。顗對曰:“臣聞明王聖主好聞其過,忠臣孝子言無隱情。臣備生人倫視聽之類,而禀性愚戆,不識忌諱,故出死忘命,懇懇重言。誠欲陛下修乾坤之德,開日月之明……又今選舉皆歸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當則哲之重,每有選用,辄參之掾屬,公府門巷,賓客填集,送去迎來,財貨無已。其當選者,競相薦谒,各遣子弟,充塞道路,開長奸門,興緻浮僞,非所謂率由舊章也。尚書職在機衡,宮禁嚴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偏黨之恩,或無所用。選舉之任,不如還在機密。臣誠愚戆,不知折中,斯固遠近之論,當今之宜也。又刺舉之吏,褒(此處或為'貶'之訛)易無常,既無節操,且黩好情,清濁不分,能否混同,故使奸猾枉濫,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 (《後漢書·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傳第二十下》) 此段雖原文有争議(有版本作"褒易"),但在許多校勘和引用中,"貶易"被理解為對負責監察舉薦的官吏(刺舉之吏)進行貶斥或更換。
      • 《冊府元龜·卷三百七·外戚部·貪黩》:“唐武攸緒,則天皇後兄惟良子也……聖曆中,棄官隱于嵩山……俄而諸韋誅,武氏連禍,唯攸緒以隱居不預其變,褒易**賜爵安平郡王。” (此處"褒易"更符合上下文,但展示了"X易"結構用于官職變動,可反推"貶易"之意)。
  2. 輕視、貶低:

    • 在此義項下,"貶"指貶低、輕視,"易"可理解為"輕慢"、"輕視"(與"輕易"之"易"意近)。合起來表示輕視、看不起,認為其價值低微或容易對付。
    • 例證與來源:
      • 此義項雖不如“貶斥降職”常用,但在理解某些古文時需考慮。例如,在評價人物或事物時,表示對其價值的低估或輕慢态度。具體古籍用例相對少見,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貶易”一詞的核心在于“貶”,即向下、降低的動作或評價。“易”則根據語境,或表示“變更、處置”(常用于官職變動),或表示“輕慢、輕視”(用于态度評價)。其最常用且明确的含義是指對官員的貶斥、降職或罷免。 理解該詞時,必須緊密結合上下文。

參考來源:

  1. 古籍原文與校勘:
    •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等權威版本及其校勘記是理解該詞在具體語境中含義的基礎)。
    • 《冊府元龜》(提供古代職官制度及人物評價的語境)。
  2. 大型語文辭書與古漢語詞典: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作為最權威的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其對“貶易”的收錄和釋義(通常指向“貶斥降職”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收錄常用及部分冷僻古漢語詞彙,提供簡明釋義和例證。
  3. 專門辭典與學術研究:
    • 《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俞鹿年編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對理解涉及官職變動的“貶易”含義有直接幫助。
    • 相關古代漢語詞彙研究、中古漢語研究論文或專著:可能對“貶易”的構詞、語義演變及具體用例有更深入探讨(例如,黃金貴《古代文化詞義集類辨考》等著作雖不一定直接收錄該詞,但其方法有助于理解類似複合詞)。

請注意: 由于“貶易”在現代已非常用詞,且主要出現在古籍中,其釋義高度依賴對原始文獻的解讀和權威辭書的歸納。以上來源類型(古籍、大型辭書、專門辭典)是獲取其準确含義和(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内容的關鍵依據。直接提供古籍原文的線上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國學大師網等)或大型辭書的線上版(如《漢語大詞典》網絡版)是重要的參考來源,但具體鍊接需根據可用的、權威的線上資源提供。

網絡擴展解釋

“貶易”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iǎn yì,其核心含義是“降官改職”,即降低官職等級或調整職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官員被降職或調任其他職務。例如《後漢書·西域傳序》中提到:“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

  2. 構詞分解

    • 貶:本義為“降低”,可指官職、價值或評價的下降(如“貶黜”“貶值”)。
    • 易:此處指“變更”,即職位或等級的變動。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官員職位變動的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注意區分


“貶易”屬于古漢語詞彙,特指官職的降低或調整,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若需引用具體案例,可查閱《後漢書》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暗漠飽咯保準鼻塌脣青刬卻炊臼之戚刺蝥打髀石的溜撲碌等期點綉女短卷堕驢腭音芳菲費辭蜚鸓婦女學供不應求管桁還差黃冊昏鄧鄧笏頭履虎擲龍拿架話講肄僭客建中急筦跼高天蹐厚地鈞慈開發銀行磕塔牢筴勞尊栗荴麟鹿梨元陋拙論辨螞蟻啃骨頭末将木連理旁光槃藍抛光傾耳細聽栖丘飲谷煞賬剩醉衰門隨化俗籠堂兄弟沓嬲投機倒把突忽位分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