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肄的意思、講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肄的解釋

(1).講論肄習。《詩·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漢 鄭玄 箋:“閒暇則於廬舍及所止息之處,以道藝相講肄,以進其為俊士之行。” 孔穎達 疏:“相講論而肄習其業。”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古之為政,必置三公以論道德,樹六卿以議庶事,百官箴規諷諫,閭閻講肄以修明業。”

(2).指講學。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廟碑》:“廟舍峻整,階序廓大,講肄之位,師儒之室。”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 餘姚 黃梨洲 先生 宗羲 教授其鄉,數往來 明 越 間,開塾講肄,為南學。”

(3).指講舍。 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夫士以《三墳》為金玉,《五典》為琴筝,講肄為鐘鼓,百家為笙簧。” 元 劉因 《請趙安之就師席疏》:“敬備束脩,願行見先生之禮;特新講肄,望不虛鄉國之勤。” 清 方履籛 《萬壽恭頌謹序》:“俯幸瓊林,優遊講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講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ng yì,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講論肄習
    指通過讨論、研習來學習知識或技藝。例如《詩經·小雅·甫田》鄭玄箋中提到“以道藝相講肄”,意為在閑暇時通過交流學問精進自身。晉代袁宏的《後漢紀》中也用此詞形容讨論政務與學問的行為。

  2. 指講學活動
    引申為教學或學術研讨,如唐代柳宗元在《道州文宣王廟碑》中描述“講肄之位”,即講學的場所。

  3. 指講舍(教學場所)
    如清代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記載黃宗羲“開塾講肄”,即設立學堂進行教學。

二、延伸解析

三、應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肄”的單獨釋義(如部首、結構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講肄

《講肄》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 jiǎng yì。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意思

《講肄》的意思是講述學問、知識。通常指教導或交流人們對于學問、知識方面的見解、體會和心得。

拆分部首和筆畫

《講肄》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月,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講肄》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據推測可能是從古代的典籍或文獻中引用而來的。

繁體

《講肄》的繁體字為「講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講肄」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但其字義和用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經常和朋友們一起講肄古今中外的曆史故事。

2. 我們今天上課的主要内容是講肄如何編寫程式。

組詞

組詞方面,常見的有講肄之論、講肄之忙、講肄之道等。

近義詞

和《講肄》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講授、傳授、教導等。

反義詞

和《講肄》的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未講、不肄、不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