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易的意思、贬易的详细解释
贬易的解释
谓降官改职。《后汉书·西域传序》:“ 王莽 篡位,贬易侯王,由是 西域 怨叛。”
词语分解
- 贬的解释 贬 (貶) ǎ 给予低的评价,与“褒”相对:贬低。贬义。褒贬(a.评论好坏;b.指出缺点)。 减低,降低:贬值。贬职。 褒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易的解释 易 ì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交换:交易。贸易。 轻慢:贵货易土。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
专业解析
"贬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核心意义围绕"贬低、贬斥"与"更换、更替"两层意思展开:
-
贬斥、降职:
- 这是"贬易"最核心的含义之一。"贬"指降低官职、地位或评价,"易"在此可理解为"变更"或"处置"。合起来指对官员进行降职、罢免或贬谪的处理。
- 例证与来源:
- 《后汉书·郎顗传》:“方今时俗奢佚,浅恩薄义。夫救奢必于俭约,拯薄无若敦厚……又选举牧守,委任三府。长吏不良,既咎州郡,州郡有失,岂得不归责举者?而陛下崇之弥优,自下慢事愈甚,所谓大网疏,小网数。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发愤忘食,恳恳不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伏锧鼎镬,死不敢恨。谨诣阙奉章,伏待重诛。”书奏,帝使中常侍以瓯受其章,省讫,使顗诣尚书问状。顗对曰:“臣闻明王圣主好闻其过,忠臣孝子言无隐情。臣备生人伦视听之类,而禀性愚戆,不识忌讳,故出死忘命,恳恳重言。诚欲陛下修乾坤之德,开日月之明……又今选举皆归三司,非有周、召之才,而当则哲之重,每有选用,辄参之掾属,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其当选者,竞相荐谒,各遣子弟,充塞道路,开长奸门,兴致浮伪,非所谓率由旧章也。尚书职在机衡,宫禁严密,私曲之意,羌不得通,偏党之恩,或无所用。选举之任,不如还在机密。臣诚愚戆,不知折中,斯固远近之论,当今之宜也。又刺举之吏,褒(此处或为'贬'之讹)易无常,既无节操,且黩好情,清浊不分,能否混同,故使奸猾枉滥,轻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动百数。……” (《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 此段虽原文有争议(有版本作"褒易"),但在许多校勘和引用中,"贬易"被理解为对负责监察举荐的官吏(刺举之吏)进行贬斥或更换。
- 《册府元龟·卷三百七·外戚部·贪黩》:“唐武攸绪,则天皇后兄惟良子也……圣历中,弃官隐于嵩山……俄而诸韦诛,武氏连祸,唯攸绪以隐居不预其变,褒易**赐爵安平郡王。” (此处"褒易"更符合上下文,但展示了"X易"结构用于官职变动,可反推"贬易"之意)。
-
轻视、贬低:
- 在此义项下,"贬"指贬低、轻视,"易"可理解为"轻慢"、"轻视"(与"轻易"之"易"意近)。合起来表示轻视、看不起,认为其价值低微或容易对付。
- 例证与来源:
- 此义项虽不如“贬斥降职”常用,但在理解某些古文时需考虑。例如,在评价人物或事物时,表示对其价值的低估或轻慢态度。具体古籍用例相对少见,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贬易”一词的核心在于“贬”,即向下、降低的动作或评价。“易”则根据语境,或表示“变更、处置”(常用于官职变动),或表示“轻慢、轻视”(用于态度评价)。其最常用且明确的含义是指对官员的贬斥、降职或罢免。 理解该词时,必须紧密结合上下文。
参考来源:
- 古籍原文与校勘:
-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等权威版本及其校勘记是理解该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基础)。
- 《册府元龟》(提供古代职官制度及人物评价的语境)。
- 大型语文辞书与古汉语词典: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作为最权威的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其对“贬易”的收录和释义(通常指向“贬斥降职”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收录常用及部分冷僻古汉语词汇,提供简明释义和例证。
- 专门辞典与学术研究:
- 《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俞鹿年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对理解涉及官职变动的“贬易”含义有直接帮助。
- 相关古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古汉语研究论文或专著:可能对“贬易”的构词、语义演变及具体用例有更深入探讨(例如,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等著作虽不一定直接收录该词,但其方法有助于理解类似复合词)。
请注意: 由于“贬易”在现代已非常用词,且主要出现在古籍中,其释义高度依赖对原始文献的解读和权威辞书的归纳。以上来源类型(古籍、大型辞书、专门辞典)是获取其准确含义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内容的关键依据。直接提供古籍原文的在线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大师网等)或大型辞书的在线版(如《汉语大词典》网络版)是重要的参考来源,但具体链接需根据可用的、权威的在线资源提供。
网络扩展解释
“贬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ǎn yì,其核心含义是“降官改职”,即降低官职等级或调整职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指官员被降职或调任其他职务。例如《后汉书·西域传序》中提到:“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
-
构词分解
- 贬:本义为“降低”,可指官职、价值或评价的下降(如“贬黜”“贬值”)。
- 易:此处指“变更”,即职位或等级的变动。
-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官员职位变动的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注意区分
- 与“贬低”的差异:
部分资料(如)将“贬易”解释为“轻视、贬低”,这可能是对“贬”字单独含义的延伸解读,但并非该词语的主流定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贬易”属于古汉语词汇,特指官职的降低或调整,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若需引用具体案例,可查阅《后汉书》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哀娱版籍变齐伯虑昌言无忌刺干端渐发呕飞弧烽斾封印封贮负畔干霄蔽日高情远意根柢广崇胡弄局火烖叫骂勦灭加重吉莫鞾金丝猿忌怨卷须局陈榘彟雷部棱鳀练真领条流泪冒訽面黄肌瘦末人懦庸缥红铅膏窃贼齐货轻妍荣爵瑞鶠圣聪神州陆沉是非自有公论视如敝屐瘦脊竖箜篌汤池饕诐跳子洼涔完宥卧疾污潴小污小姨娘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