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宋 齋宮名。一在 南薰門 外,為祭天齋宮,謂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門 外,為祭地齋宮,謂之 北青城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所謂 青城 ,止以青布為幕,畫甃砌之文,旋結城闕。”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裡號 青城 ,乃 金國 初 粘罕 駐軍受 宋 二帝降處。當時後妃皇族皆詣焉,因盡俘而北。後 天興 末, 末帝 東遷,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後妃内族復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 錢謙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2).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将軍賀婁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黃石 祠壇。” 唐 鄭巢 《題崔中丞北齋》詩:“何年各無事,高論宿 青城 。” 宋 陸遊 《玉笈齋書事》詩之二:“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 清 吳偉業 《佘山遇姚翁出所畫花鳥見贈》詩:“隻今來 白石 ,當日住 青城 。”
“青城”一詞在不同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下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青城”的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涉及曆史建築、自然景觀、地名别稱及文學意象。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信息,可參考對應來源。
《青城》一詞指的是一個地名,既可以指稱具體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指代該地附近的山脈景觀。
《青城》的部首是青,并且該字由6畫組成。
《青城》一詞來源于地理特征和文化背景。在中國,青色象征着生機和年輕,而山脈常常以藍綠色調為主,因此得名為青城。
《青城》的繁體字為「青城」。
在古代,「青城」的寫法有時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1. 我們計劃在周末去爬青城。
2. 青城的景色十分迷人。
- 青城派
- 青城山
- 青城後裔
翠城、碧城
赤城、黑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