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釉色名。也叫霁紅,指一種鮮紅的釉色。創始于 元 代後期,成熟于 明 永樂 年間。因常施于祭祀郊壇的瓷器,故名。
“祭紅”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瓷器釉色名稱(主要含義)
二、其他引申含義(需謹慎考辨)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祭紅”可表示對革命烈士的紀念儀式(如),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主流仍以瓷器釉色解釋為準。
提示:若需了解祭紅瓷器的實物特征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博物館藏品或專業陶瓷研究文獻(綜合來源:、6、8、10)。
祭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祭”和“紅”。
部首和筆畫:
1. “祭”字的部首是“示”,總筆畫數為11。
2. “紅”字的部首是“纟”,總筆畫數為6。
來源:
《祭紅》一詞是從傳統中國文化中衍生出來的。它既有祭祀的含義,也指慶祝活動中獻紅、用紅色裝飾的舉措。在中國文化中,紅色象征着喜慶、熱情和吉祥。
繁體字:
《祭紅》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祭紅》一詞的含義和構成在不同時期都是一緻的。
例句:
1. 他們在祭紅儀式上燃放了煙花爆竹。
2. 在中國新年期間,家家戶戶都祭紅廟宇以祈求好運。
組詞:
1. 祭祀:指向神明或祖先祭祀并祈福。
2. 祭奠:指追思逝去的人或紀念某個事件而舉行儀式。
3. 紅包:指在中國傳統節日或喜慶場合,用紅紙包裹起來的禮物。
4. 紅火:形容熱鬧、興旺。
近義詞:
1. 拜紅
2. 紅廟
3. 賞紅
反義詞:
1. 青枯
2. 白黑
3. 灰敗
總結:
《祭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表示祭祀和慶祝活動中使用紅色裝飾的舉措。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着喜慶和吉祥。在古代和現代漢字寫法中都保持一緻。一些相關詞語有祭祀、祭奠、紅包等,而拜紅、紅廟、賞紅則是祭紅的近義詞。與之相反的詞有青枯、白黑和灰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