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撾的意思、鞭撾的詳細解釋
鞭撾的解釋
(1).鞭打。《三國志·蜀志·張飛傳》:“ 飛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先主 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不可亦可》:“《北齊書》:‘ 河間王 孝琬 被 武城 鞭撾,呼阿叔 樂陵王 百年 ,乞與阿叔為奴。’”
(2).古代兵器。《水浒傳》第七六回:“兩行二十四把鉞斧,二十四對鞭撾。”
詞語分解
- 鞭的解釋 鞭 ā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鞭杆。鞭長莫及。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撲。鞭責。鞭策。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鞭。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無鋒刃:鋼鞭。竹節鞭。 編連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 撾的解釋 撾 (撾) ā 打,敲打:鞭撾。撾鼓。撾殺。 古同“抓”,用指或爪撓。 撾 (撾) ō 〔老撾〕國名,在東南亞。 (撾)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鞭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動詞含義(主要讀音:biān zhuā)
指用鞭子抽打,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三國志·蜀志·張飛傳》記載劉備勸誡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此用法強調嚴厲的懲罰或督促,後引申為對自身或他人的嚴格要求。
-
名詞含義
指古代兵器,形似鞭,材質多為鐵或竹節,屬于打擊類武器(如“鋼鞭”“竹節鞭”)。
二、延伸解析
三、注意事項
- 讀音争議:部分資料标注為“biān wō”,但權威典籍(如《漢典》)及《三國志》注音均為“biān zhuā”。
- 與“鞭打”區别:二者近義,但“鞭撾”更強調動作的力度和正式性,多用于書面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鞭撾(biān wǒ)這個詞是指用鞭子鞭打或鞭策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韋和木,筆畫總計10畫。鞭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具體的使用年代和來源尚不詳細。鞭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差别。在古代漢字裡,鞭撾的寫法也沒有太多特殊的變化。以下是一個關于鞭撾的例句:他受到老師的鞭撾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組詞方面,可以組合成鞭打、鞭策等詞語。與鞭撾意思相近的詞彙有鞭笞、責打等,而與鞭撾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表揚、獎勵等。希望這些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