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君的意思、大小君的詳細解釋
大小君的解釋
指 後漢 桓榮 、 桓郁 父子。《後漢書·桓郁傳》:“初, 榮 受 朱普 學章句四十萬言,浮辭繁長,多過其實。及 榮 入授 顯宗 ,減為二十三萬言。 郁 復删省定成十二萬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後尊稱通經學的人為“大小君”。 金 元好問 《贈答劉禦史雲卿》詩之二:“此行不虛來,得接大小君。”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小君的解釋 . 周 代稱諸侯之妻。《春秋·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 哀姜 。”《穀梁傳·莊公二十二年》:“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一:“ 周 制
網絡擴展解釋
“大小君”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曆史典故和文學引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源與基本釋義
- 本義:指東漢時期的經學家桓榮及其子桓郁。據《後漢書·桓郁傳》記載,桓榮曾修訂《朱普章句》為二十三萬言,其子桓郁又删減至十二萬言,合稱《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 引申義:後用來尊稱通曉經學的人,尤其是學識淵博的父子或師徒。
2.曆史背景
- 桓榮父子因在儒學經典整理中的貢獻,被并稱為“大小君”,體現了古代對學術傳承的重視。例如,金代詩人元好問在詩中曾用“大小君”表達對學者的敬意。
3.文學引用
- 宋代詩人劉克莊、秦觀等也在作品中提及此詞,如:“珍重渠家大小君,分明二陸是前身”(劉克莊),展現了其在文學中的文化意涵。
4.讀音與結構
- 拼音:dà xiǎo jūn;
- 結構:“大小”強調父子差異,“君”是對人的尊稱,整體組合突顯學術地位的傳承性。
“大小君”最初特指桓榮父子,後擴展為對經學大家的尊稱,兼具曆史與文學雙重價值。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或相關詩詞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小君》的意思
《大小君》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尊稱皇帝或王子的稱呼。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小君》可以拆分為“貝”、“口”、“子”三個部首,總共有七筆。
來源
《大小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皇帝或王子被尊稱為大小君。這個稱呼體現了對皇室成員的敬意和尊重。
繁體
《大小君》的繁體字為「大」「小」「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大小君》可以用古代漢字寫作「大小郡」或「大孝君」。
例句
他是朝廷的大小君,有着統治者的威嚴。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大君、小君、大小郡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皇帝、王子、太子等。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普通人、平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