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挝的意思、鞭挝的详细解释
鞭挝的解释
(1).鞭打。《三国志·蜀志·张飞传》:“ 飞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先主 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可亦可》:“《北齐书》:‘ 河间王 孝琬 被 武城 鞭挝,呼阿叔 乐陵王 百年 ,乞与阿叔为奴。’”
(2).古代兵器。《水浒传》第七六回:“两行二十四把鉞斧,二十四对鞭挝。”
词语分解
- 鞭的解释 鞭 ā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 挝的解释 挝 (撾) ā 打,敲打:鞭挝。挝鼓。挝杀。 古同“抓”,用指或爪挠。 挝 (撾) ō 〔老挝〕国名,在东南亚。 (撾)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鞭挝”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动词含义(主要读音:biān zhuā)
指用鞭子抽打,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记载刘备劝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此用法强调严厉的惩罚或督促,后引申为对自身或他人的严格要求。
-
名词含义
指古代兵器,形似鞭,材质多为铁或竹节,属于打击类武器(如“钢鞭”“竹节鞭”)。
二、延伸解析
三、注意事项
- 读音争议:部分资料标注为“biān wō”,但权威典籍(如《汉典》)及《三国志》注音均为“biān zhuā”。
- 与“鞭打”区别:二者近义,但“鞭挝”更强调动作的力度和正式性,多用于书面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鞭挝(biān wǒ)这个词是指用鞭子鞭打或鞭策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韦和木,笔画总计10画。鞭挝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具体的使用年代和来源尚不详细。鞭挝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差别。在古代汉字里,鞭挝的写法也没有太多特殊的变化。以下是一个关于鞭挝的例句:他受到老师的鞭挝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组词方面,可以组合成鞭打、鞭策等词语。与鞭挝意思相近的词汇有鞭笞、责打等,而与鞭挝意思相反的词汇有表扬、奖励等。希望这些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