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的意思、大荔人的詳細解釋
大荔人的解釋
我國近年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智人化石。發現于 陝西省 大荔縣 解放村 附近的 洛河 第三階地砂礫層中。1978年1980年兩次發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動物化石。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期,大約距今10餘萬年。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網絡擴展解釋
“大荔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智人的代表,其核心定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1.基本定義
大荔人是中國華北地區發現的早期智人化石,屬于舊石器時代,介于直立人與現代人類之間的過渡類型,具有重要的古人類學研究價值。
2.發現背景
- 發現時間與地點:1978年發現于陝西省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甜水溝的洛河第三階地砂礫層中,1980年再次發掘。
- 命名依據:因發現地而得名,化石包括一具約30歲以下的男性頭骨。
3.體質特征
- 頭骨形态:頭頂低矮、前額扁平、眉脊粗壯,吻部不突出,顴弓細弱,腦容量約1120毫升,具有早期智人的典型特征。
- 人種關聯:面部特征與現代黃種人相似,與歐洲、西亞早期智人差異顯著,可能代表了東亞早期智人的獨特演化分支。
4.生活年代與環境
- 年代測定:通過電子自旋共振(ESR)和鈾系法測定,距今約35萬-18萬年,更可信區間為30萬-25萬年。
- 自然環境:氣候較幹燥溫和,伴生動物包括古菱齒象、腫骨大角鹿、鴕鳥等,植被孢粉顯示非濕潤環境。
5.文化特點
- 石器技術:以石英岩石片為主,器型小且單調,多采用錘擊法加工,工藝較原始。
- 生存方式:以狩獵、采集為生,可能居住在洞穴或樹上,存在族内同輩通婚的婚姻制度。
6.曆史意義
大荔人填補了東亞地區從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空白,其體質特征表明東亞早期智人與現代黃種人存在直接演化關系,是探索中國古人類起源的關鍵證據。
補充說明
需注意,“大荔人”在部分網絡解釋中被誤傳為成語(如形容品德高尚者),但學術定義僅指古人類化石。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考古研究文獻或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好的,關于《大荔人》這個詞:
詞義:
《大荔人》是指中國陝西省大荔縣的居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荔人》的拆分部首是人,共有四筆。
來源:
《大荔人》這個詞來源于中國陝西省的地名大荔縣。
繁體:
《大荔人》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大荔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沒有固定的規範寫法,所以關于《大荔人》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他是一個典型的大荔人,熱愛家鄉。
2. 這部電影展現了大荔人的聰明才智。
組詞:
大荔縣、大荔人民、大荔風土人情
近義詞:
大荔縣人、大荔鄉民、大荔地區居民
反義詞:
非大荔人、外地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