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绶的意思、解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绶的解釋

見“ 解印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绶

解绶(jiě shòu)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由“解”與“绶”二字組合而成,字面意為“解下印绶”。在古代職官制度中,“绶”特指系結官印的絲帶,是官員身份與權力的象征。《說文解字》釋“绶”為“韍維也”,即系印的織帶。因此,“解绶”即主動解下印绶,引申為辭去官職之意,常見于描述古代士人主動棄官歸隱的行為。

從語義演變看,“解绶”蘊含兩層核心含義:

  1. 動作具象:指解下佩戴的官印绶帶,如《後漢書·卷四十一》載“遂解绶與俱亡”,描述官員卸任的具象動作。
  2. 抽象引申:象征脫離官場束縛,表達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志趣。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解印绶去職”的典故,成為後世文人辭官的典型意象。

語源與典籍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漢書·薛宣傳》記載“(薛)宣自知(罪)當斥,即解绶亡”,描述官員自請去職。唐代白居易《贈友》詩雲“解绶卧窮巷,新詩盈道途”,亦以“解绶”喻指棄官後的閑適生活。其近義詞包括“解印”“挂冠”,反義詞則為“拜绶”“受印”。

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解绶”屬書面雅語,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創作,如“他毅然解绶歸田,寄情山水”。需注意其與“解職”(被動免職)的語義差異——“解绶”強調主動辭官的行為及精神内涵,承載中國古代士大夫“功成身退”的價值觀。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解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意義和引申用法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 解:意為“解開、解除”。
    • 绶:指古代系官印或勳章的彩色絲帶。
    • 因此,“解绶”字面指解下系印的絲帶,即辭去官職、卸任。
  2. 引申義
    作為成語,“解绶”可比喻解除束縛、擺脫困境,強調從限制中獲得自由的狀态。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1. 曆史典故
    常用于描述古代官員主動辭職,例如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即日“解绶去職”。
    明代小說《喻世明言》中亦有“休解绶,慢投簪”的表述,體現對官場的疏離感。

  2. 現代用法
    可擴展用于比喻個人或團隊突破困境後的輕松狀态,如:“曆經磨難,他終于解绶重生。”


三、相關詞彙辨析

總結來看,“解绶”既有具體的曆史文化含義(辭官),也具備抽象比喻功能(擺脫束縛),需結合語境靈活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如新暴橫兵術潮滿乘路乘屬沖隱此等從侄底平凍硯笃瘵二不棱登分濟負埶戆眼子乖異橫亡奂若換算家臣賈官佳妍金縢際幸迹行林陬隆富盧溝橋事變煤煙子儜陋烹煉平射炮且住勸化鬈曲忍恥含垢冗賦三山上相省見生恐蛇妖摅書淑訓私心雜念泰玄特賣跳脫涏涏桐葉之封往篇偉茂文鯉文身鮮蹦活跳相中枭獸謝家興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