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縢的意思、金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縢的解釋

(1).謂用金屬制的帶子将收藏書契的櫃封存。《書·金縢》:“公歸,乃納冊于金縢之匱中。” 蔡沉 集傳:“金縢,以金緘之也。”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玉琰其版,金縢其匱。” 顧馀 《詠古·王莽》:“金縢莫解 康陵 慟,玉璽誰憐 文母 愚。”

(2).指收藏書契的櫃。 三國 魏 曹植 《怨歌行》:“素服開金縢,感悟求其端。”《文選·左思<魏都賦>》:“闚玉策於金縢,案圖籙於石室。” 呂向 注:“金縢,金匱也。所謂玉版金匱石室,藏秘書之所,帝王圖籍於此藏也。” 唐 許渾 《獻韶陽相國崔公》詩:“萬國已聞傳玉璽,百官猶望啟金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縢是漢語詞彙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古代用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義與詞源

    “金縢”由“金”與“縢”組合而成。“金”指金屬,特指貴重材質;“縢”本義為繩索、捆紮,後引申為封緘、密封。二者結合表示“用金屬封緘”的行為,後特指以金屬封存重要文書或器物。根據《漢語大詞典》,“金縢”指古代以金屬封緘的匮匣,用于保存機密或神聖物品。

  2. 曆史典故與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金縢》篇,記載周武王病重時,周公将祝禱文書藏于金縢之匮,後成王開啟匮匣得知真相,遂恢複周公聲譽。這一典故賦予“金縢”以“忠貞不渝”“隱秘守護”的象征意義。唐代孔穎達在《尚書正義》中注解:“金縢者,以金緘之,故稱金縢。”

  3. 詞義擴展與演變

    隨着語言發展,“金縢”從具體封緘行為衍生出抽象含義。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到:“凡緘秘之物,皆可稱縢,而以金為之者尤重。”故後世文學中,“金縢”可比喻珍貴秘密或忠誠信約,如明代王世貞詩雲:“金縢久閟君臣契,玉幾終懸社稷憂。”

  4. 現代研究與引用

    當代學者在考據古代典章制度時,常以“金縢”為例說明早期文書保密制度。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先秦時期“金縢之匮”是宗廟祭祀中存放蔔辭、盟書的專用器具,其形制與用途與後世“石室金匮”一脈相承。

網絡擴展解釋

“金縢”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典故:

一、字面解釋

“金”指金屬,“縢”意為封存或約束,合起來指用金屬帶子封存重要文書或典籍的櫃子。古代用金屬封緘保存重要文件,體現其機密性和神聖性。


二、基本釋義

  1. 封存方式
    指用金屬帶子将存放書契、文書的櫃子密封,以示鄭重和保護。
  2. 器物代稱
    也可直接代指被金屬封存的櫃子本身。

三、典故出處

“金縢”最著名的典故出自《尚書·金縢》篇。據記載,周武王病重時,周公撰寫禱文向祖先祈求,願以身代武王受難。禱文完成後被封存在金屬緘束的櫃中。後武王病愈,周公的忠誠之舉成為“賢臣護君”的典範。


四、文學引用

後世常以“金縢”比喻忠臣的赤誠之心,例如宋代仲并在《念奴嬌·王守生辰》中寫道:“金縢事業,慶丹青千載,勳在王室”,以此贊頌賢臣輔佐君主的功績。


擴展說明

“金縢”在清華簡中也有同名文獻,記載了西周初年的曆史事件,進一步佐證了其曆史淵源。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和史學讨論,現代語境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寶珠霸彊悲凄表現型布景不息巉聳潮搐車轭春去秋來道心釘钯丢翻惡趣法界飛菟幹花趕任務狠愎亨屯合慶賈兒漿酒藿肉精鋼驚懅警訊井竈金蘭之交汲深绠短集事救兵款睇夔曠陸挽莽大夫漫漶支離謾天口帽頂媚草拟則平陵曲貧官樵鼓青穹瓊弁券食劬劬疝瘕哨片什麽栓劑說士熟水松樹炮玩愛頑賊威黜相忍為國銜頭亵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