赍擎的意思、赍擎的詳細解釋
赍擎的解釋
亦作“賷擎”。捧持。《三國志平話》卷上:“ 劉備 賷擎詔赦,辭了元帥,引本部下軍,往 任城縣 東門。”《水浒傳》第五四回:“差了兩個帳前統制官,賫擎書信,放開西門,投西奪路去了。”
齎擎:持送;攜帶。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四司六局》:“臺盤司專掌托盤、打送、齎擎、勸酒、出食、接盞等事。”《水浒傳》第一回:“太尉 洪信 齎擎禦書丹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
詞語分解
- 赍的解釋 赍 (賫) ī 懷抱着,帶着:赍恨。赍持(拿着)。赍志而沒(?)(志未遂而死去)。 把東西送給别人:赍發(資助)。赍賞。赍盜糧(把糧食送給盜賊,喻幫助敵人做壞事)。 旅行的人攜帶衣食等物:“行者赍,居
- 擎的解釋 擎 í 向上托;舉:擎受。擎天柱(喻擔負重任的人)。衆擎易舉。 筆畫數:; 部首:手;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赍擎”是一個由兩個單字“赍”和“擎”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要結合兩個單字的古義來理解。在現代漢語中,它屬于較為書面化且使用頻率較低的詞彙,主要用于特定語境,尤其是描述莊重、恭敬地手持或捧持物品的動作。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
詞義構成:
- 赍 (jī): 本義指攜帶、持拿,特指帶着東西出行或贈予他人財物。在古漢語中,它常表示“持”、“送”、“帶着”等意思。例如:
- 《史記·李斯列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于荀卿曰:‘……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骛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說秦王矣。’” 其中“赍持金玉”即指攜帶金玉財物。來源:《漢語大詞典》(線上版:www.zdic.net)。
- 《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 鄭玄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無不遍。” 賈公彥疏:“泉始出,其行布散,故謂之布。” 其中“赍”有贈送財物的意思。來源:《周禮注疏》。
- 擎 (qíng): 本義指向上托舉、高舉。它強調用手臂的力量将物體高高舉起或穩穩托住。例如:
- “擎天柱”比喻擔負重任的人。
- “衆擎易舉”指衆人合力托舉就容易舉起,比喻大家齊心協力事情就容易成功。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赍擎”的整體含義:
将“赍”的“持拿、攜帶”與“擎”的“高舉、托舉”結合起來,“赍擎”通常指恭敬地、莊重地用手持着或捧着某物(尤其是較為重要或神聖的物品),并将其高舉或端持在身前。它描述的是一種帶有敬意、儀式感或鄭重其事的手持動作。
-
使用語境:
- 常用于描述古代祭祀、典禮、朝觐等莊重場合中,人們捧持祭器、禮品、文書等的行為。例如:“使者赍擎國書,入朝觐見。”
- 也可用于文學作品中,描繪人物鄭重其事地手持某物。例如:“他赍擎着父親的遺物,緩步走向祠堂。”
- 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出現在仿古或書面語色彩濃厚的文本中。
“赍擎”意指恭敬地手持并高舉(或端持)某物。它強調動作的莊重性、儀式感和對所持物品的敬意。理解該詞的關鍵在于把握“赍”的“持拿”義和“擎”的“高舉/托舉”義。
參考文獻: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1986). 漢語大詞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線上資源可參考:漢典 www.zdic.net)
- 鄭玄 (注), 賈公彥 (疏). 周禮注疏. (古籍原文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ctext.org)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赍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ī qíng,屬于古代或書面用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為持送、攜帶,常帶有恭敬或正式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持送/攜帶
指手持物品并送達或隨身攜帶,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強調動作的莊重性。例如《水浒傳》中“赍擎書信”指攜帶書信。
-
捧持
在部分語境中引申為雙手捧持,如《三國志平話》描述劉備“赍擎诏赦”,即恭敬地捧着诏書。
文獻例證
- 《都城紀勝》(宋代):
“台盤司專掌托盤、打送、齎擎、勸酒……”(指侍從端送酒食的動作)。
- 《水浒傳》第一回:
“洪信赍擎禦書丹诏”,描述官員攜帶皇帝诏書的場景。
使用注意
- 語境特點:多用于描述官方文書、重要物品的傳遞,或禮儀性場合。
- 現代適用性: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爆彈背恩忘義扁柏裱畫匠柄坐碧灘酬決當間大着作等異疊步抵拄駧駾對玩多哇阏逢二别二梁返觀内視非煙俸粢浮思箇是構塼光容故第很戾滑汏肓膏醮章解解戒世及屬栲楚隆器鑪薰渺如黃鶴米已成炊抹階濆溢虬珠囷囷三句不離本行善死者不陣蛇魔沈陸視文庶姑水井孰田叔相四會胎卵镗鞳王子表違逆衛星陷敵顯揚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