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刻意》:“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後因以“際地蟠天”形容遍及天地間。 鄭觀應 《盛世危言·電報》:“蓋電之為用,際地蟠天,今所用者未及一萬分之一,約而言之,生力、生光二事而已矣。”
“際地蟠天”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具體古籍原文,可參考《莊子》或漢典等權威來源。
《際地蟠天》是一個詞語,它表達了一個意思,即描述了一種天地交融、縱橫交錯的景象。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氣勢磅礴、遼闊寬廣的景觀或氛圍。它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
《際地蟠天》這個詞可以根據它的部首和筆畫進行拆分和解析。
部首:青部
部首筆畫:青字有8畫
拆分:青際 + 地 + 蟠 + 天
《際地蟠天》這個詞的來源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測它是古代文人根據大自然景色的壯麗、山川交錯、雲霧缭繞等景象,以及對自然的敬畏和贊歎而創造的一個形容詞組合。它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觀,也突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際地蟠天》的繁體字為:際地蟠天
《際地蟠天》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1. 這座山巒宛如巨龍盤踞其上,真可謂是一幅《際地蟠天》的壯麗畫卷。
2. 雨後的天空,雲朵缭繞,山川交錯,美如《際地蟠天》。
與《際地蟠天》相關或衍生的詞語:
1. 天地交融
2. 縱橫交錯
3. 氣勢磅礴
4. 遼闊寬廣
5. 壯麗恢弘
與《際地蟠天》意思相近的詞語:
1. 大氣磅礴
2. 山川壯麗
3. 豐富廣闊
與《際地蟠天》意思相反的詞語:
1. 平凡普通
2. 無趣狹窄
3. 平坦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