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窆器的意思、窆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窆器的解釋

下棺入葬的用具。《周禮·春官·冢人》:“共喪之窆器。” 鄭玄 注:“窆器,下棺豐碑之屬。” 孫诒讓 正義:“豐碑是天子下棺之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窆器”是古代喪葬儀式中使用的器具,具體解釋如下:

  1. 讀音與定義
    拼音為biǎn qì(注音:ㄅ一ㄢˇㄑ一ˋ),指下葬時用于安放棺椁的用具。

  2. 文獻記載
    源自《周禮·春官·冢人》中“共喪之窆器”的記載。東漢鄭玄注釋為“下棺豐碑之屬”,即包括豐碑等工具;清代孫诒讓進一步說明,豐碑是天子專用的下棺器具,體現古代喪葬的等級制度。

  3. 功能與形制
    主要用于将棺椁平穩放入墓穴,可能包含類似“豐碑”的支架或繩索裝置。這類器具在周代禮制中屬于喪禮的重要部分,由專門官員(如冢人)負責管理。

需注意,“窆器”與現代常見的“敧器”(灌溉工具)或“镈器”(農具)無關。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器分類,可參考《周禮》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窆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窆器(biǎn qì)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埋葬器物或者墳墓中的器物。這個詞可以用來描述一些古代的埋葬文化和墓地中的器物。它是由“窆(biǎn)”和“器(qì)”兩個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窆的拆分部首是穴字旁,窆的筆畫數量為10畫;器的拆分部首是口字旁,器的筆畫數量為9畫。 來源和繁體: 窆這個詞最早見于《爾雅》。繁體字窆的寫法是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窆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字形上。古時候窆的形狀由“穴”和“冖”兩個部分組成,表示着埋葬的意思。 例句: 1. 他們在墓地中發掘出了許多古代窆器。 2. 這座古墓中的窆器非常珍貴。 組詞: 窆土(埋葬的土地) 窆葬(埋葬的行為) 近義詞: 埋葬器物 反義詞: 出土器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