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轼怒蛙的意思、轼怒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轼怒蛙的解釋

同"轼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轼怒蛙"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而是一個由典故組合而成的表達,其含義需要從構成它的兩個典故元素來理解:

  1. "轼"的含義與典故來源:

    • 本義: 在古漢語中,“轼”指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
    • 引申義/典故行為: 更重要的是,“轼”在古代文獻中常指一種特定的禮儀動作——“憑轼”或“轼禮”。這個動作源于一個著名的典故。據《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有一次乘車出行,遇到一個小孩在路中間用瓦片築城玩耍。孔子的弟子子路請小孩讓路,小孩卻說:“我隻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聽說城要避讓車子的。”孔子聽聞後,認為小孩說得有理,便“轼”而聽之(扶着車前橫木,俯身表示敬意),然後繞道而行。這個故事在《淮南子·人間訓》中也有類似記載,并提到孔子“過之而轼”。
    • 象征意義: 因此,“轼”這個動作(憑轼、轼禮)象征着對所見之物的敬意、尊重或關注,是一種表達謙恭或重視的姿态。例如,《漢語大詞典》對“轼”的解釋中包含“古人立乘,撫轼為敬禮”的說明(來源: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3.)。
  2. "怒蛙"的含義與典故來源:

    • 本義: “怒蛙”字面意思指發怒的青蛙。
    • 引申義/典故象征: “怒蛙”的象征意義來源于一個著名的曆史故事。據《韓非子·内儲說上》記載,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準備伐吳報仇雪恨。有一次他外出,看見一隻鼓着肚子、氣勢洶洶擋在路上的青蛙(怒蛙)。勾踐立刻在車上向這隻青蛙行禮(“轼”)。隨從不解,勾踐解釋說:“因為它有勇氣啊!”(“為其有氣故也”)。這個故事旨在說明勾踐為了激勵士氣,連一隻有勇氣的青蛙都表示敬意。
    • 象征意義: 因此,“怒蛙”象征着勇氣、鬥志、不屈的精神。後世常用“怒蛙”來比喻勇士或勇猛的氣概。

"轼怒蛙"的整體含義:

将“轼”和“怒蛙”兩個典故結合起來,“轼怒蛙”這個表達的意思就是:

向發怒的青蛙行禮緻敬。它用來比喻對有勇氣、有鬥志的人或事物表示高度的敬意和贊賞。

這個成語的核心寓意在于強調對勇氣精神的推崇和尊重,即使對象看似渺小(如青蛙),隻要其展現出無畏的氣概,就值得敬佩。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勇”這一品德的重視。

“轼怒蛙”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

引用參考來源:

  1. “轼”的禮儀含義及孔子典故:

    • 《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遇童子築城而轼之的故事。 (可查閱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國學大師 獲取原文)
    • 《淮南子·人間訓》:記載孔子“過之而轼”的故事。 (同上)
    •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3. (對“轼”的解釋包含其禮儀含義)
  2. “怒蛙”的典故及象征意義:

    • 《韓非子·内儲說上》:記載越王勾踐“轼怒蛙”以激勵士氣的故事。 (可查閱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國學大師 獲取原文)
    • 後世文學作品中常以“怒蛙”喻勇士,如蘇轼有詩句“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隸橘千頭”(雖非直接寫怒蛙,但蛙鳴常被聯想)。

網絡擴展解釋

“轼怒蛙”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典故與出處

此成語源自《吳越春秋》記載的越王勾踐故事:


三、用法與示例

  1. 形容激烈情緒:
    • 例:“他聽到消息後,轼怒蛙地指責對方。”()
  2. 激勵勇氣:
    • 例:“将領轼怒蛙,士兵莫不奮勇。”()

四、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吳越春秋》或《抱樸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挨肩擦背鞍韂八輩蠶扳罾法裨正步挽超産獎車價傳首蕩析盜辭登大寳低攲窦道浮根府聚負責制故疏合刃合扇鴻都之事胡裡胡塗渾儀绛汗忌避結社及時行樂苴布空郄孔業來臨戀歌螺女螺子黛胪言履立拟蹤漚菅排笮曝巫錢垜青郭晴快傷寒論紹介詩道十二私躬談晤通惑童首童養媳土桧突屼婉容維揚未有崤底小學子西楚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