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枷稍 ”。刑具枷的末端。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二折:“我恨不的一枷稍打碎那廝天靈蓋。”《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獄卒把枷梢一紐,枷梢在上,罪人頭向下,拿起把荊子來,打得殺豬也似叫。”
“枷梢”是古代刑具枷的組成部分,具體解釋如下:
部分文獻(如)提及“枷梢”可比喻束縛性的事物,但此用法較少見于權威古籍,更多屬于現代引申義。
“枷梢”是古代枷刑具的末端結構,兼具固定和行刑功能,常見于宋元話本及明清小說中。欲了解完整文獻例證,可查閱《水浒傳》《清平山堂話本》等原著。
《枷梢》是中文詞彙中的一個名詞,它指的是用于束縛囚犯或奴隸手腳的器具。在古代,枷梢被用來對囚禁者進行綁縛的刑具。
《枷梢》這個詞可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部首:木、梁
筆畫:8畫
《枷梢》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與古代監獄和奴隸制度有關。繁體字形為「枷梢」。
在古代,「枷梢」一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不同時期和文獻記載,它可能會被寫作「枷臊」、「枷掃」等等。
1. 囚犯被安上枷梢,無法逃脫。
2. 奴隸們背着沉重的枷梢勞作。
組詞:枷鎖、束縛、囚禁、奴隸、刑具
近義詞:腕铐、腳鐐、手铐、腳鍊
反義詞:自由、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