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惡的意思、宿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惡的解釋

(1).元兇;大惡人。《後漢書·酷吏傳·黃昌》:“密捕盜帥一人,脅使條諸縣彊暴之人姓名居處,乃分遣掩讨,無有遺脫。宿惡大姦,皆奔走它境。” 宋 李綱 《申督府密院相度措置虔州狀》:“臣深求其故,乃知招安之後,田業荒蕪,耕種不具,州縣救目前之急,不暇存恤,又督逋負,宿惡乘之,相煽愈固。” 明 唐順之 《叙廣右戰功》:“其來,雖桀猾宿惡未嘗輒殺,其可諭者,諭之;其不悛者,必遣還巢而後捕之。”

(2).大罪惡。《三國志·蜀志·張嶷傳》:“又 斯都 耆帥 李求承 ,昔手殺 龔祿 , 嶷 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宋史·吳奎傳》:“ 奎 發 孫 宿惡,徙其兄弟於 淮 閩 ,豪猾畏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宿惡”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長期積累的惡習
    由“宿”(長久、積累)和“惡”(惡習、惡劣行為)組成,指個人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或惡劣行為,可能對自身或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2. 現代用法側重
    現代漢語中更強調“長期性”,例如:“他染上賭博這一宿惡,最終傾家蕩産。”


二、古文及曆史文獻中的含義

  1. 指元兇或大惡人
    古代文獻中常指罪魁禍首或作惡多端的人。例如:

    • 《後漢書·酷吏傳·黃昌》提到“宿惡大姦,皆奔走它境”。
    • 《宋史·吳奎傳》記載“奎發孫宿惡,徙其兄弟於淮閩”。
  2. 表示大罪惡
    也用于形容嚴重的罪行,如《三國志·蜀志·張嶷傳》中“數其宿惡而誅之”。


三、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宿惡的意思

宿惡,是一個中文詞語,它的意思是長期固化的惡習、積習。指一個人或者一種行為經常在一段時間内持續下去,成為其習性或習慣,往往是不好的、不利于自身或他人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宿惡的拆分部首是宀(宇),惡(忄);筆畫總計為12畫。

來源

宿惡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具體的起源尚無确切的記載。但是根據漢字的形狀和構造,可以推測它是由「宿」和「惡」這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繁體

宿惡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宿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宿惡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有所不同,一般會使用「袖惡」或者「積惡」來表示這個詞。

例句

1. 他長期以來宿惡如山,深得衆人的不滿。

2. 不要因為宿惡慣犯在刑期結束後就對其恢複信任。

組詞

1. 宿怨: 長期積累下來的仇恨。

2. 宿命: 既定的命運,指不可改變的宿命。

3. 惡習: 所有人都不贊同或者認為不好的習慣。

近義詞

習慣、習性、陋習

反義詞

善行、善習、良好習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