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犯亵渎。《梁書·侯景傳》:“王以人臣舉兵背叛,圍守宮闕,已盈十旬,逼辱妃主,淩穢宗廟。”
“淩穢”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解釋如下:
侵犯亵渎
該詞最早見于《梁書·侯景傳》:“王以人臣舉兵背叛,圍守宮闕,已盈十旬,逼辱妃主,淩穢宗廟。”此處“淩穢”指對神聖或莊嚴事物的冒犯與玷污。
蔑視輕慢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淩駕于下,蔑視、輕慢他人”,形容态度高傲、不尊重他人的行為。
不同來源對詞義側重不同,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解釋。若用于學術研究,推薦參考《梁書》等原始文獻或權威辭書。
淩穢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藐視、輕慢、不尊重等。它常用來形容言行舉止粗魯、無禮或不莊重的人。淩穢一詞在文學或口語中多用于貶義,表示對不端行為的批評和不滿。
淩字的部首為亻(人),穢字的部首為禾(禾谷)。淩字的筆畫數為6,穢字的筆畫數為10。
淩字和穢字都有各自獨立的含義。淩字原本是指擋住、阻攔的意思,後演變為侵犯、壓制。穢字原本是指低下、淺薄的意思,也可指不潔淨、不莊重。
淩字的繁體字為淩,穢字的繁體字為穢。
在古代漢字中,淩字變體的寫法有:
承字底部少一點
承字底部斜向左延伸一筆
穢字古代的寫法為離字在上、比字在下組合而成。
1. 他的言行舉止淩穢不堪,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底線。
2. 這位大師雖然年紀輕,但作品卻沒有絲毫淩穢之氣,展現出了沉穩和内涵。
3. 淩穢的笑聲讓人感到不舒服和反感。
淩穢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以下詞組:
與淩穢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淩穢的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