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徼遮的意思、徼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徼遮的解釋

(1).攔截。《舊唐書·于頔傳》:“ 頔 頃鎮 襄 漢 ,殺戮不辜,恣行兇暴。移軍 襄 鄧 ,迫脅朝廷,擅留逐臣,徼遮天使。”

(2).指反複核實,排除虛妄的成分。 章炳麟 《新方言·嶺外三州語》:“《説文》:徼,循也,古堯切。覈,實也。攷事襾笮徼遮,其辭得實曰覈。”《說文·襾部》“覈”下本作“邀遮”。 段玉裁 注:“言攷事者定於一是,必使其上下四方之辭皆不得逞,而後得其實,是謂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徼遮”是一個古代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釋義:

“徼”本義為邊界、巡察(《說文解字》釋為“循也”),引申為巡查、攔截;“遮”指阻攔、掩蓋(《廣雅》釋為“遏也”)。二字連用表示在邊界或要道設防攔截,常用于軍事或治安語境,例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徼遮其辎重”,指設卡攔截敵方物資。

詞源演變:

該詞始見于秦漢文獻,漢代後多用于法律文書。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邊塞“設徼遮以稽奸宄”,強調其稽查職能。唐宋時期詞義擴展,如《唐律疏議》中“徼遮逃亡”指追捕逃犯,體現行政司法含義。

文獻例證:

  1.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遣人乘徼,徼遮淮南王。”
  2. 宋代《太平禦覽》引《三輔黃圖》:“置候吏徼遮,禁夜行。”

    以上用例均收錄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及《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徼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攔截
    指通過某種手段阻截或限制行動。例如《舊唐書·于頔傳》記載:“徼遮天使”,即攔截朝廷使者()。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強調對人或事物的直接阻攔。

  2. 反複核實,排除虛妄
    引申為通過嚴格審查以确認事實。如章炳麟在《新方言·嶺外三州語》中提到“攷事襾笮徼遮”,意為通過反複核查去除虛假成分()。此義項側重邏輯或事實層面的嚴謹性。


二、使用與辨析


三、總結

“徼遮”的核心含義是“攔截”和“核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或清代考據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挨餓受凍白當寶撾表尺筆掃千軍伯歌季舞吃白墨飯癡聾遲命牀茵東蠻獨樹仿造凡事肥壯奉公如法奉慰梗澀乖次皇轝幻執鹄闆茴香夾壁鲛室酒課酒中趣擊針口中虱爛污貨立說籠制鹿聚倫質賣官販爵貓鼠同乳門朝内窰鳥哭猿啼咆哱诠補全潔如狼牧羊若士若隱若現桑苎散職纔待深度冷凍升堂入室世翁太始雪塔台托邏讬興往烈挽滿巍昂吻儒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