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entle;kindly]∶指人的性情、言語溫和
性情溫潤
(2) [warm and humid]∶溫暖濕潤
氣候溫潤
(1).溫和柔潤。本指玉色,後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禮記·聘義》:“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孔穎達 疏:“溫潤而澤仁也者,言玉色溫和柔潤而光澤,仁者亦溫和潤澤,故雲仁也。”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顔。” 唐 潘炎 《清如玉壺冰》詩:“溫潤資天質,清貞稟自然。” 明 陸深 《停骖錄摘抄》:“予觀 唐 之盛,莫過於 貞觀 、 開元 ,其時文章則 燕 、 許 、 沉 、 宋 ,字畫則 歐 、 虞 、 褚 、 薛 ,皆溫潤藻麗,有太平氣象。” 茅盾 《追求》三:“ 章秋柳 搖頭,很嬌慵地歪在自己床上,溫潤的眼光在 曼青 臉上掠過。”
(2).濕潤。《人民文學》1977年第12期:“那時,我6*幹澀疼痛的眼睛,才覺得有了生氣,有了喜悅的溫潤的眼淚。”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溫潤漢語 快速查詢。
“溫潤”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溫潤”既可表達物理屬性的柔和濕潤,也承載文化中對品德的贊美,需結合語境選擇具體釋義。
“溫潤”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物體或人的性質,意味着溫暖、柔軟、和善等。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人的性格溫和、态度親切,也可以形容柔和、溫暖的光線或氣候。
拆分部首是“氵”和“文”,意味着與水和文字有關。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溫潤的筆畫數為11畫。
“溫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人們用象形文字來表達事物,例如“氵”代表水,“文”代表文字。隨着時代的演變,漢字的構造逐漸簡化,但字形和意義仍然保留。
“溫潤”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溫潤」。
在《說文解字》中,将溫潤的古代字形寫作「溫潤」。其中,“溫”字的上方是一個水部的偏旁,下方是“昷”,表示溫暖的陽光;“潤”字包含“氵”部和“閏”,表示水潤和順暢。
1. 他的性格溫潤,處事得體。
2. 春日的陽光溫潤而柔和。
3. 這幅畫用色調溫潤,給人一種甯靜的感覺。
1. 溫暖:意思是比溫潤更加熱情、和善。
2. 溫和:意思是柔和、和藹的。
3. 溫柔:意思是親切、柔和、不粗暴。
1. 和藹:意思是親切、友善的。
2. 親切:意思是友好、熱情的。
3. 和善:意思是寬和、溫和的。
1. 粗暴:意思是粗魯、暴力的。
2. 冷酷:意思是冷漠、無情的。
3. 刺耳:意思是刺激、令人不悅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