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代 孟郊 、 賈島 之詩,清峭瘦硬,好作苦語,故有此謂。 宋 蘇轼 《祭柳子玉文》:“ 元 輕 白 俗, 郊 寒 島 瘦。嘹然一吟,衆作卑陋。” 宋 張表臣 《珊瑚鈎詩話》卷一:“﹝詩﹞以氣韻清高深眇者絶,以格力雅健雄豪者勝。 元 輕 白 俗, 郊 寒 島 瘦,皆其病也。” 清 李楷 《<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為口實者, 元 輕 白 俗, 郊 寒 島 瘦,予竊以為不然……若四公者,皆自成一家者也。”
(2).喻寒酸相。《平山冷燕》第十回:“我看你年雖少,隻怕出身寒儉,縱能揮寫,也不免 郊 寒 島 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我輩的施為,到底有些 郊 寒 島 瘦。”
“郊寒島瘦”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唐代詩人孟郊和賈島的詩歌風格,後也泛指類似意境的詩文。以下為詳細解釋:
“郊”指孟郊,“島”指賈島,“寒”與“瘦”分别概括兩人詩歌的清冷孤峭、簡啬悲苦之風。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祭柳子玉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蘇轼通過對比元稹、白居易的通俗風格,凸顯孟郊、賈島詩風的冷僻瘦硬。
現代文學中,“郊寒島瘦”也可用于形容自然或人文景觀的蕭條孤寂,如描寫荒涼郊野、孤島等場景。
如需了解更全面的詩歌例證或曆史評價,可參考蘇轼《祭柳子玉文》原文或唐代文學史相關研究。
《郊寒島瘦》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形容無人居住的寒冷的孤島,也可以形容人瘦弱無力。
《郊寒島瘦》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它們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郊寒島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陸機的《文選·文始公集》中,原文是“郊寒島瘦無人居”。後來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
《郊寒島瘦》的繁體字為「郊寒島瘦」。
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郊寒島瘦》這個成語中,通常采用上述提到的現代寫法。
1. 這個島位于郊外,四周環水,寒冷無比,真是一座郊寒島瘦。
2. 長期營養不良導緻他的身體瘦弱無力,真是一副郊寒島瘦的模樣。
與《郊寒島瘦》意義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與《郊寒島瘦》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與《郊寒島瘦》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