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灰燼。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十四:“臣聞郁烈之芳,出於委灰;繁會之音,生於絶絃。”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東序煙燼於委灰,生民燋淪於淵火。”
(2).比喻衰敗,衰落。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煥赫有委灰之兆,春草為秋瘁之端。”
“委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本義
指燃燒後的殘餘灰燼,即“灰燼”的直接含義。例如晉代陸機《演連珠》提到“郁烈之芳,出於委灰”,形容香氣從灰燼中重新煥發。
引申義
比喻事物由盛轉衰的狀态,常用于描述家族、朝代或勢力的衰落。如葛洪《抱樸子》中“煥赫有委灰之兆”,以灰燼暗指衰敗的征兆。
灰燼的具象表達
《抱樸子·漢過》用“東序煙燼於委灰”形容典籍被焚毀後的殘迹,強調物質層面的消亡。
衰落的抽象象征
在“春草為秋瘁之端”的語境中,“委灰”與草木凋零形成類比,突出事物由繁盛轉向衰微的過程。
“委灰”一詞兼具具體與抽象的雙重含義,既指物質燃燒後的殘留,又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興衰更疊的哲學思考。其用法多見于魏晉時期的文學與典籍,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委灰》是指因失望、沮喪、頹廢等原因而無所作為,放任自己陷入困境或消沉的狀态。
《委灰》這個詞的部首是女(radical),委的筆畫數為8,灰的筆畫數為6。
《委灰》一詞源自《莊子·外儲說左》:“從心所欲者,亦自然之。”其中的“自然”一詞被解釋為灰暗的灰色,從而形成了“委灰”的意思。在繁體中,委灰的寫法是委塿。
在古代漢字中,委灰的寫法為委塿,其中塿指的是灰燼、塵埃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形成了“委灰”。
1.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不要委灰失去希望,要勇敢面對并尋找解決辦法。
2. 這位考生因為連續多次考試不理想,陷入了委灰的狀态,不再努力提升自己。
1. 自暴自棄
2. 頹廢
3. 沉淪
1. 灰心
2. 悲觀
3. 沮喪
1. 奮發
2. 樂觀
3. 興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