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剪燭西窗的意思、剪燭西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剪燭西窗的解釋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後泛指親友聚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剪燭西窗"是一個源自古典詩詞的成語,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及文化内涵:

一、基本釋義

指親友或伴侶在燈下促膝長談的情景,常寄托思念、重逢或溫馨團聚的情感。字面意為"在西窗下修剪燭芯",通過剪燭動作延長照明時間,象征徹夜長談的親密氛圍。

二、典故出處

出自唐代李商隱《夜雨寄北》: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人借想象中與妻子剪燭夜話的場景,表達羁旅中的深切思念(《全唐詩》卷五百三十九,中華書局1960年版)。

三、引申含義

  1. 親情友情的象征

    如清代納蘭性德《金縷曲》中"憶剪燭、西窗舊事",追憶故友相聚時光(《通志堂集》卷九)。

  2. 夫妻團聚的意象

    宋代賀鑄《窗下繡》以"西窗剪燭渾如夢"隱喻閨中相思(《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

  3. 懷舊與期許的雙重意境

    既含對往昔的追憶,亦含對未來重逢的期盼,體現中國詩歌"虛實相生"的美學特征(《中國文學意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四、現代用法

當代多用于書面語,形容溫馨的叙舊場景。例如:

"老同學相聚,剪燭西窗暢談至天明。"

(《現代漢語大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


學術參考來源:

  1. 《全唐詩》(中華書局)
  2. 《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中國文學意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4. 《現代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剪燭西窗”是漢語成語,源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現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背景 出自李商隱詩作:“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詩為作者滞留巴蜀時所作,秋夜聽雨觸發了對遠方妻子的思念,通過想象未來重逢時“剪燭夜談”的場景,表達深切的羁旅愁緒。

二、語義演變

  1. 原義:專指夫妻久别重逢,燈下共話離情(如《聊齋志異》中“剪燭西窗,如得良友”的用法)。
  2. 引申義:後擴展為泛指親友間的深夜暢談,如清代納蘭性德詞中“西窗剪燭,細把而今說”。

三、文化意蘊 該成語承載着兩層美學意象:

  1. 空間對照:“巴山夜雨”的孤寂現實與“西窗剪燭”的溫馨想象形成強烈對比。
  2. 時間折疊:通過預想未來回溯當下,創造回環往複的時空意境,成為古典詩歌中“懸想”手法的典範。

注:現代使用中需注意語境,若特指夫妻情感宜用原義,普通聚會建議用“圍爐夜話”等更中性的表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盛柏子戶悲栗湢測碧虛上監博茨瓦納撥谷産的常願超絶儲說當鄉單機盜匿攧窨奠雁鵰心鴈爪地震震級東維渎擾胏腑桴炭官守古先懷執賈販賤役屆時井臼親操酒樓計直巨量居先勞劬略知皮毛利浄淩薄沒分綿纏崥崹遷遲妻公寝處卿署清問秋至軟設設删易神廚升缺申張石留黃石青授衣假誰匡順從胎字騰掀跳月童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