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螭绶的意思、螭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螭绶的解釋

螭紐及系紐的絲帶。指官印。 唐 杜牧 《唐故岐陽公主墓志銘》:“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龜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螭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官職、印信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帶有螭形紐的官印及系印的絲帶,象征官員身份與權力。其中,“螭”為傳說中無角的龍形神獸,常用于裝飾印紐;“绶”是系結印信或玉佩的絲帶。

  2. 字詞解析

    • 螭(chī):古代神話中的龍屬神獸,形象多用于器物紋飾,尤其是印章的頂部(紐),體現尊貴。
    • 绶(shòu):彩色絲帶,古代官員用以系挂印章或玉佩,不同顔色對應不同官階。
  3. 引證與用例
    唐代杜牧在《唐故岐陽公主墓志銘》中寫道:“上有舅姑高堂,儼然螭綬龜章。”此處“螭绶”與“龜章”(龜形印紐的印章)并列,共同指代高官顯貴的身份标志。

  4. 象征意義
    在古代文化中,螭绶不僅是實用物品,更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征。螭紋代表祥瑞和權威,而绶帶的等級制度強化了官僚體系的秩序。

  5. 總結
    該詞常用于文獻中描述官員的印信或身份,屬于古典雅言,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段落标題

《螭绶》的意思

内容

《螭绶》是一個古漢語詞語,它指的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螭绶通常被描述為虎身蛇尾,形态威武莊嚴,象征着權力與榮譽。

段落标題

《螭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内容

《螭绶》的拆分部首是蟲,它共有17個筆畫。

段落标題

《螭绶》的來源

内容

《螭绶》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中,如《山海經》、《史記》等。古人将螭绶視為吉祥的象征,常用于形容皇帝的服飾或徽章。

段落标題

《螭绶》的繁體寫法

内容

《螭绶》的繁體寫法為「螭綬」。

段落标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内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螭绶》一詞的基本形态并未變化。古人常用毛筆将螭绶寫在紙上,給人一種古樸而神秘的感覺。

段落标題

《螭绶》的例句

内容

1. 皇帝佩戴着螭绶徽章,象征着他的王權和榮譽。

2. 這幅畫描繪了一幅螭绶盤旋于雲端的場景,構圖精美。

段落标題

相關組詞

内容

與《螭绶》相關的組詞有:螭龍、螭紋、螭帶、螭飾等。

段落标題

近義詞

内容

與《螭绶》意義相近的詞語有:龍紋、龍帶、龍飾等。

段落标題

反義詞

内容

《螭绶》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