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肩相并。形容親密。《楚辭·嚴忌<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賢者遠而隱藏。” 王逸 注:“言衆佞相與合同,并肩親比,故賢者遠逝而藏匿也。”
“肩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ān pò,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肩迫”由“肩”和“迫”組成,原指兩肩相并,後引申為形容人與人之間關系親密,如并肩協作、緊密相依。
注意:部分網頁(如)提到“形容責任或壓力沉重”,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與“肩負重任”等詞混淆,需以曆史文獻為準。
古籍溯源
出自《楚辭·嚴忌〈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賢者遠而隱藏。”
翻譯:小人結黨親密(肩迫),賢者被迫遠離藏匿。此處“肩迫”指佞臣勾結、關系緊密。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親密關系或群體協作,如:“二人肩迫而行,狀若兄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楚辭》相關注釋。
肩迫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形容詞的性質。它可以用來形容肩膀被壓迫、受到重負或負擔過重的感受。
肩迫的部首是⺼(肉字旁),它的筆畫數為9劃。
肩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為肩迫(迫在脖子上的迫),在繁體字中更能體現其形象。
在古代漢字中,肩迫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也是由部首“⺼”和“迫”組合而成。
1. 他整天承擔着巨大的工作壓力,感覺肩迫重如千斤。
2. 即使放假,她也無法擺脫肩迫的感覺,總是憂心忡忡。
肩負、壓迫、重擔、負荷
擔負、負擔、壓力、負重
輕松、解脫、解壓、無擔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