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靜地閑居。《莊子·盜跖》:“靜居則溺,體澤則馮。” 成玄英 疏:“安靜閑居則其體沉溺。” 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上》:“舍學聖之道而靜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靜居以嘆鳳,臨衢以泣麟。”
(2).謂隱居靜修。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二二回:“ 圓圓 知無可挽回,便于次晨起來,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靜居。”
“靜居”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靜、遠離喧嚣的狀态。例如獨自在家讀書、休憩,或選擇遠離人群的清淨環境生活。這一用法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莊子·盜跖》提到“靜居則溺”,強調安靜獨處時的狀态。
指通過隱居的方式追求精神或修為上的提升,帶有主動避世、專注修行的意味。例如《文心雕龍·史傳》中“靜居以嘆鳳”,暗含對理想境界的追求。這種用法多與道家、佛家等修行文化相關。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文學出處,可參考《莊子》《文心雕龍》等古籍。
靜居是指安靜地居住或居住地靜谧的意思。它可以指一個地方,也可以指一個人的生活狀态。
靜居的部首是⺼(月字旁)和⼳(屍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1。
靜居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下》中。後來在唐代的《文選·崔塗》中,又有對靜居的描述和贊頌。
靜居(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靜居的“居”字也有一種寫法是“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常見。
1. 他喜歡在鄉村靜居,遠離喧嚣的城市生活。
2. 她靜居山野,與自然為伍。
靜居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
1. 安靜居所
2. 靜居山林
3. 靜居鄉野
與靜居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安居
2. 安頓
3. 安閑
與靜居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動蕩
2. 喧嚣
3. 忙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