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目貴耳的意思、賤目貴耳的詳細解釋
賤目貴耳的解釋
謂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亦比喻舍近求遠。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蛇床》:“世人捨此而求補藥于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清 李調元 《<蜀雅>序》:“殘膏餘馥,不知沾丐後人幾許。而賤目貴耳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豈不悖乎!”參見“ 貴耳賤目 ”。
詞語分解
- 賤的解釋 賤 (賤) à 價錢低,與“貴”相對:賤賣。賤價。 舊時指地位卑下:賤民。貧賤。卑賤。微賤。 謙辭,舊稱與自己有關的:賤姓。賤軀。賤内(妻子)。 罵人的話:賤人。 指撒嬌或不尊重、不知好歹:這孩子又和
- 貴耳的解釋 .以耳食之言為貴。謂輕信傳聞。 隋炀帝 《賜史祥》詩:“貴耳唯聞古,賤目詎知今。” 元 袁桷 《海鹽州儒學教授袁府君墓表》:“考 閩 、 蜀 、 東浙 、 永嘉 、 湖南 、 江西 之儒,先合其異同
網絡擴展解釋
“賤目貴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常用來比喻“舍近求遠”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 字面拆分:“賤目”指輕視眼睛所見,“貴耳”指重視耳朵所聞。
- 深層含義:批評人們忽視身邊真實存在的事物,反而盲目相信遠方的傳聞或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标。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出自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藥于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意為:人們舍棄眼前的良藥,卻去遠方尋求補藥,這正是舍近求遠)。
-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多用于批評或勸誡語境,屬中性成語。
- 例句:
清代李調元曾用此成語諷刺盲目崇古之人:“賤目貴耳者,顧謂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
近義與對比
- 近義詞:舍近求遠、貴耳賤目(注意:“貴耳賤目”側重“輕親眼所見,重他人之言”,與“賤目貴耳”略有差異)。
- 反義邏輯:眼見為實、實事求是。
使用場景
- 適用于批評忽視現實、盲目追求虛名或遠方的行為。
- 例如:企業不注重本地市場卻盲目拓展海外,可形容為“賤目貴耳”。
通過綜合權威資料,此成語的核心在于強調立足實際、避免盲目求遠的哲理。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清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賤目貴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賤目貴耳》這個詞是指眼睛目光鄙視、耳朵傾聽珍貴。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賤目貴耳》可以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 賤:貝部,4畫
- 目:目部,5畫
- 貴:貝部, 10畫
- 耳:耳部,6畫
來源
《賤目貴耳》是出自《論語·述而》。通過這四個字,強調了重視觀察和傾聽的重要性。
繁體
《賤目貴耳》的繁體字為《賤目貴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賤目貴耳》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但基本意思和用法相同。
例句
1. 他有賤目貴耳的态度,總是用鄙視的眼光看待他人。
2. 我們應該盡量開放貴耳,多傾聽别人的建議和意見。
組詞
賤視、貴眼、耳聰目明
近義詞
目中無人、貴在相知、耳根清淨、目光短淺
反義詞
眼高手低、聾耳目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