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形的意思、肖形的詳細解釋
肖形的解釋
猶仿形。亦泛指形狀。《淮南子·墬形訓》:“五類雜6*種,興乎外肖形而蕃。” 高誘 注:“肖,像也,言相代象而蕃多也。”《周書·武帝紀下》:“人肖形天地,禀質五常。” 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至於龜筴異物,不類肖形,而輒與黔首同科,俱謂之傳,不其怪乎?” 明 王士性 《廣志繹·西南諸省》:“如 栖霞 一洞,餘秉燭行五裡餘,人物飛走,種種肖形。”
詞語分解
- 肖的解釋 肖 ā 衰微。 姓(“蕭”俗作“肖”)。 肖 à 相似,像:肖像。不肖。惟妙惟肖。神情酷肖。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形的解釋 形 í 實體:形儀(體态儀表)。形體。形貌。形容。形骸。形單影隻。形影相吊。 樣子:形狀。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表現:形諸筆墨。喜形于色。 對照,比較:相形見绌。 狀況,地勢:形勢。 古同“型”,模子。 古同“刑”,刑罰。 筆畫數:; 部首:彡;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肖形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肖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詞義:指仿形或泛指事物的形狀。其中“肖”意為模仿、相似,“形”指外形或形态。
- 拼音:xiào xíng(注音:ㄒㄧㄠˋ ㄒㄧㄥˊ)。
詞源與文獻引用
-
古代典籍:
- 《淮南子·墬形訓》中提到“五類雜種,興乎外肖形而蕃”,意為萬物通過模仿自然形态而繁衍。
- 唐代劉知幾《史通·編次》中批評将龜甲等非人形物與人類混為一類,稱其“不類肖形”。
-
其他用例:
- 明代王士性在《廣志繹》中以“人物飛走,種種肖形”描述洞穴鐘乳石的形态。
應用領域
- 篆刻藝術:指以人物、動物等形象為題材的印章(如“肖形印”),屬于傳統印鈕雕刻的範疇。
- 文學描述:用于形容自然或人工物體形态的逼真模仿,如“石林壁隙中奇岩詭谲,無不罔肖形物”。
補充說明
- 字形與發音:“肖”為多音字,此處讀xiào,表示相似;讀xiāo時僅用于姓氏。
- 近義詞:仿形、摹形、拟态。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或藝術實例,可參考《淮南子》《史通》等古籍或篆刻類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肖形
肖形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形容一個人的樣子、容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肖形的拆分部首是⺼,它的總筆畫數為7。
來源
肖形字源于象形字,古代的它寫作"肖",用來形容人的外貌。後來在部首名稱中,肖被用作了肉的部首正字,于是肖形就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存在。
繁體
肖形的繁體字為 "肖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肖形的寫法為 "肖"。
例句
1. 他的肖形特征使他在人群中很容易被辨認出來。
2. 這幅畫肖形栩栩如生,根本看不出是一幅繪畫作品。
組詞
肖貌(形容人的面貌)、形貌(形狀和外貌)、形象(人的外貌或形狀)、造型(用具體材料創造出來的人的形象)等。
近義詞
貌相、樣貌、面孔等。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