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段的意思、身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段的解釋

(1) [(woman’s) figure]∶女子的身形體态

身段優美的婦女

(2) [(dancer’s) posture]∶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的形體動作

詳細解釋

(1).身體。 宋 柳永 《木蘭花》詞:“星眸顧拍精神峭,羅袖迎風身段小。” 清 李漁 《玉搔頭·誤投》:“難道是廉恥心隨身段長。” 草明 《魅惑》:“她底矮壯的身段倚靠在 汶瀾橋 鐵欄上。”

(2).指體态。 宋 柳永 《荔枝香》詞:“遙認,衆裡盈盈好身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玉姐 偷看公子,眉清目秀,面白唇紅,身段風流。”

(3).戲曲演員表演的各種舞蹈化形體動作。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周維伯 曲不入調,身段闌珊,惟能説白而已。” 清 李漁 《比目魚·入班》:“開口便成腔,不須摹倣身段規模,做出都成樣。”《相聲傳統作品選·黃鶴樓》:“我們沒事兒淨在一塊兒研究,我給他呀說說身段嘛的,研究研究唱腔兒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身段"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闡釋:

一、基本義:人體的姿态與體态

指人的身體所呈現出的姿态、輪廓或整體形态,常與動作、舉止相關聯,體現個體的外在形象或氣質。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身體的姿态;身材。

示例:她身段苗條,舉止優雅。


二、戲曲專義:程式化的表演動作

在傳統戲曲(如京劇、昆曲)中,"身段"特指演員通過規範化的肢體動作(包括手勢、步法、眼神等)塑造角色、表達情感的表演技藝。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戲曲演員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種舞蹈化形體動作的統稱,是戲曲"四功五法"中"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示例:京劇演員的水袖、台步、亮相均屬身段功夫。


三、引申義:處事的态度與姿态

比喻人在社交或處理事務時表現出的姿态、立場或靈活性,帶有一定策略性。

《漢語大詞典》:引申指态度、姿态。

示例:談判中他放低身段,主動尋求和解。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注:因平台限制無法提供外部鍊接,文獻信息可于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或權威出版社官網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身段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定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女子的身形體态
    指女性身體的姿态和線條美感,例如“身段優美的婦女”。這一用法常見于文學和日常描述中,強調自然體态或刻意擺出的姿勢,如拍照時的造型。

  2. 戲曲表演的形體動作
    在傳統戲曲(如京劇)中,身段是演員通過舞蹈化動作塑造角色、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它涵蓋從簡單手勢到複雜武打的所有程式化動作,是“唱、念、做、打”四功中“做”與“打”的體現。


二、戲曲身段的深層解析

  1. 來源與特點
    戲曲身段源于生活,但經過曆代藝術家的提煉和藝術加工,形成規範化的表演形式。例如,京劇中的“以腰為軸”身法,通過腰部帶動全身動作,結合眼神(“小軸運神”)形成獨特韻律。

  2. 分類與應用

    • 行當差異:不同角色(如生、旦、淨、丑)有專屬身段,如青衣的柔美與武生的剛健。
    • 道具結合:水袖、髯口等道具的使用會衍生特定身段動作。
  3. 形與神的結合
    戲曲身段強調“形神兼備”:“形”指外部動作規範(如步法、手勢),“神”則通過眼神和内在情感賦予動作生命力,二者缺一不可。


三、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戲曲身段的具體程式(如“雲手”“走邊”),可參考專業戲曲教材或觀摩經典劇目。

别人正在浏覽...

八音琴北土笨滞邊夷筆閣鼻雷不得善終步屧漕闱傳禅闖禍傳狀德望颠偾丁屬範度沸揚诽譽在俗負屍改過不吝感舊光蛋號慕黑氓厚重黃昏湯荟萃一堂結口鏡戒酒瓻礦工瀾瀾攬田臘破靈源龍尾岩露井鹿铤媚麗拼車迫臨泣訴呿陀山陲射狼生色審判官食白史才石錨手到拿來睢維貪耄踏五花貼職挺操腕促蹄高吳侬嬌語先號後笑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