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龠尺的意思、銅龠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龠尺的解釋

量具。古時用以度量黃鐘之管和它的直徑。《宋史·律曆志四》:“十一, 蔡邕 銅龠尺,同 後周 玉尺,比 晉 前尺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舊五代史·樂志下>後》:“十一,比 晉 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漢 蔡邕 銅龠尺, 後周 玉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銅龠尺”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作為古代量具

  1. 基本定義
    銅龠尺是古代用于度量音律的标準工具,主要用于測量黃鐘律管(古代十二律中的基準音律管)的長度和直徑。它由銅制成,結合了“龠”(古代吹奏樂器)和“尺”(長度單位)的功能,體現了古代音律與度量衡的結合。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據《宋史·律曆志四》記載,銅龠尺與後周玉尺、晉前尺等古代度量标準存在換算關系,例如“蔡邕銅龠尺”比晉前尺長約1.158尺(約36.5厘米)。清代學者俞正燮也在《癸巳類稿》中提及它用于校準樂器音高,并為鑄造銅制律呂提供依據。

二、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作為成語的比喻義,表示“言行嚴肅莊重,不敢輕慢”。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引申或誤傳。

銅龠尺的核心含義是古代音律測量工具,與黃鐘律管的标準化密切相關。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宋史·律曆志》或清代考據文獻,了解其在曆代度量衡體系中的具體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龠尺》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每個字的拼音和含義如下: 1. 銅(tóng)- 拆分部首:钅(金)。筆畫數:14。意思是指一種金屬元素,常用來制作器物或合金。 2. 龠(yuè)- 拆分部首:齒(齒)+ 黽(黑)。筆畫數:17。意思是指古代一種吹奏樂器,類似于現代的笛子。 3. 尺(chǐ)- 拆分部首:屍+ 寸。筆畫數:4。意思是指一種長度單位,約等于30厘米。 《銅龠尺》一詞的來源是指使用銅材料制作的龠和尺,可能是古代居民使用的一種量具或工具。 在繁體字中,詞語《銅龠尺》的寫法并未有明确的規定,一般會使用與簡體字相同的字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關于《銅龠尺》這個詞的具體古代寫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查證。但是,根據漢字演變的規律,可以預測在古代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簡化和變體。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如何使用《銅龠尺》: 他使用《銅龠尺》測量了這個房間的長度。 組詞:銅器、銅鏡、龠樂、樂器、尺寸 近義詞:銅制尺子 反義詞:白龠木(不使用銅材質制作的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