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鞭背的意思、鞭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鞭背的解釋

古代薄刑之一。鞭打背部。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新唐書·刑法志》:“ 太宗 嘗覽《明堂針灸圖》,見人之五藏皆近背,針灸失所,則其害緻死,歎曰:‘夫箠者,五刑之輕;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輕之刑而或緻死?’遂詔罪人無得鞭背。”《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申禁鞭背國法,不用徒、流、黥、絞之刑,惟杖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鞭背”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古代刑罰)

  1. 基本定義:指古代的一種輕刑,用皮鞭抽打犯人背部。根據和,這是古代懲戒手段,屬于“薄刑”範疇。
  2. 曆史背景:
    • 唐代文獻《新唐書》記載,唐太宗因發現背部靠近内髒,鞭背可能導緻死亡,遂禁止此刑罰。
    • 元代進一步改革刑罰體系,将鞭背改為杖臀(打臀部)。

二、比喻含義(現代用法)

  1. 嚴厲批評或管教:比喻對錯誤行為的強烈斥責,如領導對下屬、長輩對晚輩的嚴格教育()。
  2. 文學引用:唐代韓愈在《符讀書城南》中用“鞭背生蟲蛆”形容士兵的艱苦,反襯讀書的重要性。

示例用法

注: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比喻,實際體罰已罕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或《東周列國志》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鞭背》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鞭背》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盛怒之下的嚴厲懲罰和懲治。形象地比喻嚴厲責罰,通常指對犯錯誤或犯罪的人進行嚴格的懲罰,讓其受到嚴厲的打擊和教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鞭背》的拆分部首是“馬”和“月”,其中“馬”作為頭部,表示與馬相關,而“月”則指事物的形狀與月亮相似。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7畫。

來源

《鞭背》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古代,鞭子是一種常見的刑具,常被用于對罪人進行鞭打,以作為一種懲罰或警示的手段。背則是身體的後部,有時也指向行為上的錯誤。因此,将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成為了一個比喻用語,用來形容嚴厲的打擊和懲罰。

繁體

《鞭背》這個詞的繁體字為「鞭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鞭背」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

例句

1. 在秦朝,懲治逆反者常常采用鞭背的方式進行。

2. 對于嚴重犯罪者,法律應當給予鞭背的刑罰。

3. 他因為犯下了大錯,被老師鞭背了一頓。

組詞

1. 鞭打:指用鞭子或類似物體進行打擊。

2. 背誦:指将文字、詩歌等默記于心,脫口念誦出來。

3. 懲罰:指對行為錯誤或違反規定的人進行制裁,以達到糾正錯誤的目的。

近義詞

1. 嚴厲懲罰

2. 嚴刑峻法

3. 極刑酷法

反義詞

1. 寬宥:指寬容、寬恕。

2. 赦免:指對罪行人員進行特赦或豁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